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重庆红衣少年(重庆红衣少年 男孩)

bj0012023-10-07奇闻异事0

重庆红衣男孩案真相 性窒息死亡贴身穿堂姐泳衣

2009年11月5日,重庆巴南区东泉镇双星村高石坎,一个穿着红色花裙子的小男孩被绳子捆绑住吊在屋梁上死亡了,脚上还挂了一个秤砣,样子非常的诡异。有人猜测这个小男孩是被取了魂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本站我就为大家来揭秘一下重庆红衣男孩案真相!

重庆红衣男孩案真相

文章导航:

1、事件介绍

2、取魂说

3、警方结论

事件介绍

2009年11月5日中午12点的时候,54岁的农民工匡纪绿从江北回到巴南区东泉镇双星村高石坎的老家,给儿子去送生活费。

到家了发现平时可以进出的大门和侧面都关住了,并且怎么样都打不开,于是他从后门进去的。一进去发现家里一片狼藉,衣服被翻的到处都是的。

走到正屋就看见儿子穿着大红色的花裙子,裙子上面还有一朵白花,全身都被绳子给捆住了的,脚上还挂着一个大秤砣,双手吊挂在悬梁上面,脚下有推倒的长椅子。

匡纪绿当时就瘫坐在地上哭了。报警后,法医对匡志均遗体进行了解剖,发现额头前面有一个小孔和一个不怎么重的外伤。身上的勒痕都非常的深。

匡志均身上还贴身穿着他堂姐的游泳衣,家人和邻居都不相信他是自杀的,他身上的绳结都打的非常的专业。有网友猜测他是被人取了魂。

取魂说

有网友说,这是有人想提炼一个至阴至阳的极品魂魄。匡志均是在13岁零13天死去的,这是至阴的日子,而男孩又主阳,所以提取他的魂魄可以练就一个至阴至阳的魂魄。

穿上红色的裙子可以让男孩的魂魄出来,但是为了防止男孩的魂魄给飘散了,于是还加上了坠魂拓,也就是那个铁秤砣,让死者的魂魄只能在死亡地方的附近徘徊。

然后再用分魂针在额前把其它魂魄都引出来,至阴至阳的魂魄从胸前的引魂花,也就是那朵白色的花中引出来。这种说法真的是太玄了,警方也给出了结论。

警方结论

警方根据现场的勘察,尸体检验报告,实验室的调查以及一些访问,得出这起案件是自杀案件,为性窒息死亡。

警方通过询问他的父母得知他有异装癖,在不久前,死者的父母见到过死者曾经穿过他表姐的衣服,并且死者也是穿着他堂姐的衣服和泳衣,还有假乳。

通过床上的蜡烛以及泳衣上面的蜡烛滴痕,得知死者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虐倾向,尸检上显示的是明显的窒息象征。并且在实验室还检测出了死者本人的精斑。所以警方断定这是一起性自杀案件。

小孩子的性教育真的很重要,发现了异常现象就一定要多加注意了,希望这种悲剧不要再发生。

感动中国

独臂英雄丁晓兵: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

20多年前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丁晓兵失去了右臂。当英雄在被鲜花与赞誉围绕时,南京航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给他写了封信,信中的话让丁晓兵深感意外:成为英雄,你只算过了第一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可能成为英雄。我现在并不佩服你,如果10年或者20年以后依然还有事迹从你的身上出现,到那个时候,这个英雄的称号你才当之无愧。

20年过去了,丁晓兵时刻不忘这封来信。从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治委员,丁晓兵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回信”: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248面奖牌、证书和36座奖杯。

【颁奖词】

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简历】感动中国2006——丁晓兵 独臂英雄

丁晓兵,入伍20多年,武警8722部队政治委员。

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身为侦察大队“第一捕俘手”的丁晓兵,在敌人阵地生擒一俘虏回撤途中,为掩护战友和俘虏,抓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向外扔的刹那间,手雷突然爆炸,右臂被炸得只存一点皮肉。为了把任务完成到底,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残臂,扛着俘虏,冒着炮火翻山越岭4个多小时才与接应分队碰上头。而就在此时,他一头栽倒在地,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含泪为他化妆,紧紧抱着迟迟不忍就此让他而去。路过的前线医疗分队被这个场面深深感动,切开腿部动脉血管强行压进2600CC血浆。死神就这样与这位独臂英雄擦肩而过。

2003年,部队在淮河流域抗洪抢险,丁晓兵一只胳膊不能挖土,就扛包运土;不能打桩,就潜到水里垒围堰。其身如令,其势似锋,18天时间,他在抗洪一线表现着他的人格官品。二十多年来,他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部队的责任,全部倾注于他军人生涯中的每一个细节,付诸于部队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动。284面奖牌证书见证了他以残缺之躯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不平凡历程。

王百姓:排除炸弹1.5万多枚

把公安工作称作和平时期风险最大的职业之一,一点儿都不夸张。公安部的统计数字表明,从1995年开始,每年因公牺牲的全国公安民警始终在400人以上。前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414人、负伤4134人,“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是近些年来全国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

几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两只苹果,期盼丈夫平安归来。自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以来,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亲手排除各类炸弹1.5万多枚,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

王百姓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惧死亡,但他还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线上穿越,“因为我是一个警察,又从事这方面工作,我不去谁去?”

【颁奖词】

10年时间,1.5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简历】感动中国2006——王百姓 全国知名排爆专家

王百姓 河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调研员,三级警监警

王百姓,男,55岁,中共党员,全国知名排爆专家,现任河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调研员,三级警监警衔。曾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从1969年参军至1985年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至今,已经在爆破、防爆和排爆这个令人肃然的岗位上工作了37年。

华益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华益慰是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从医56年,华益慰只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

妻子张燕容是他的同学、同行,共同相处了几十年,说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说道:“他也就是尽到了一个做医生的职责,做一个医生分内的事情,只不过他做得比较认真。”一些网友并不这么看:医者父母心。华医生,您用您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医者”。如果我们生活中的医生都像他那样多好啊!

【颁奖词】

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简历】感动中国2006——华益尉:人民的好军医

华益慰,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长为普通外科:胃肠道、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断治疗。

华益慰同志从医56年来,始终忠诚实践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自觉恪守人民军医的行为准则,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以高尚的医德温暖了千万人的心,书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为医生这个神圣职业树起了一座道德丰碑,为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增添了光彩。他不愧是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不愧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胡主席充分肯定了华益慰同志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精辟概括了华益慰同志先进思想的本质内涵和时代价值,要求全国全军卫生战线深入开展向华益慰同志学习的活动。

霍英东: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霍英东给人的印象,一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体育界拥有众多的头衔;二是他是个慷慨的有钱人。

从小吃过不少苦的霍英东聚财有道,但也热心公益,散财有道。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200亿元,单是在家乡番禺的捐助就超过40亿元,有报道称他是港澳地区为家乡捐赠最多的富豪。

说起父亲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忆道:“他说过一句话: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有钱,是给他一个机会,能对国家做自己的贡献。”

【颁奖词】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简历】感动中国2006——霍英东 慈善家

霍英东,男,汉族,1923年5月生,广东番禺人。1953年创办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霍英东先生是一生爱国的香港慈善家,过去数十年里,霍英东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150亿港元,在推动各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山区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 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霍英东一向对推动教育工作出钱又出力,过去数年巨额捐款包括先后两次向香港科技大学捐款,2003年先捐赠3000万元,两年后又向科大捐出一笔总值8亿元的巨额捐款,支持该校未来的发展,这笔捐款更创下该校十多年来接获捐款的最高额纪录。

除了对本地教育支持,霍英东对内地教育也不遗余力,尤其钟情他的家乡—番禺南沙。过去他曾捐款予南沙建中学,拨款支持香港大学北上南沙,与内地专家合作研究科研发展,其中包括“南沙信息科技园”等项目。

霍英东曾捐赠兴建的道路、大桥、基建更是不胜其数,例如英东体育馆、泳池、医院等社会设施,另又捐资兴建洛溪大桥、大石大桥,拨款抵押建南沙大道。二十多年来,单是在家乡已投资建设超过40亿元。

以霍英东的名字命名的“霍英东基金会”于1977年正式成立,基金会一直以捐献和非牟利投资形式,策划了数以百计的项目。有一次,某媒体记者问霍老一共向内地捐赠了多少钱,他回答不出来,只是谦虚地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

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简历】感动中国2006——季羡林 东方学大师

季羡林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曾在济南三合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就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季先生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

季羡林创建了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叶笃正:“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91岁的叶笃正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先生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开创性重大贡献,也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常挂在叶笃正先生嘴边的是:“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颁奖词】

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简历】感动中国2006——叶笃正 科学前沿

叶笃正先生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重大创新贡献,在全球变化领域提出了新的系统创见,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大原始创新贡献,也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国际前沿的工作,并不是跟在外国人后面的所谓“同国际接轨”,而是做出了系统的原始创新成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从而成为这些前沿领域科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叶先生常说的,“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他先后从事动力气象、高原气象、海气关系、大气与地表面过程、全球变化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共发表专著6册、科学论文90余篇。因叶笃正先生的杰出贡献,他曾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于1995年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家庚地球科学奖。

孔祥瑞:150项革新带来8000万元效益

仅有初中学历的工人孔祥瑞有着“蓝领专家”的美誉。2001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

【颁奖词】

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150项革新,给国家带来8000万元效益,这就是一个工人的成就。

【简历】感动中国2006——孔祥瑞 蓝领专家

1972年,孔祥瑞初中毕业后到天津港码头当了工人。他放弃了多次学习深造的机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把工作岗位当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把设备故障作为课题,把身边怀有一技之长的工友作为老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2001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

一名仅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工人,34年创造了150多项科技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孔祥瑞在为企业创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他所在部门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跨入同行业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平。

林秀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分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

【颁奖词】

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简历】感动中国2006——林秀贞 孤寡老人的好女儿

林秀贞,女,1946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林秀贞30年如一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林秀贞学科技、学经济,带头创办个体企业,并把经营企业作为扶贫济困奉献社会的基础。多年来,为8位残疾人传授了玻璃钢和橡胶生产技术,不但在自己的企业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婚姻、疾病救治等许多生活困难。林秀贞热心乡村教育事业,先后出资4万多元帮助乡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还资助本村和邻村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收养救治了一名出生仅40天的患病弃婴。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村里修路、打机井、文化娱乐队伍建设等公益事业捐资出力。

阳光少年黄舸: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

18岁的黄舸看上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7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

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人生路上,他是阳光少年。

【颁奖词】

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这个场面,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跋山涉水、万里迢迢。

他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藏起眼泪,还给人们光明和希望。

【简历】感动中国2006——黄舸 父子 感恩之旅

黄舸,生于1988年10月30

2009年重庆红衣男孩事件 揭秘重庆红衣男孩死亡真相(2)

疑点之三,死者的死亡时间为11月5日的中午,警方推断是在两天内死亡的,然而在11月4日凌晨,死者母亲作了一个恐怖的噩梦,梦到有个高个子男人,戴着帽子催死者母亲赶紧回家看看,后来据案发现场一位老奶奶描述,这几天她看到一个背着包的男子,身高方面,老奶奶并未单独提到。

OK,先说死亡时间,看到尸体的时候是5号中午到下午,警方推断是两天内死的,如此说来,死亡时间绝对很难是5号上午,因为那样警方一定能查出来,中国的警察虽然办案能力不行,但那些仪器还不至于那么烂,个人认为,在死者母亲梦到那个奇怪男人时,正是被害者死去的时候,这个虽然有些灵异,但是根据本人之前听说也好,托梦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是真的存在的,本人刚才查了下,2009年11月5日是星期四,并不是学校放假的时候,死者死时初步推断为4号凌晨,即星期三,也不是学校放假的时候,也就是说在被害者周五返回老家之后到星期三凌晨死时,被害者一直处于被捆绑被禁锢的状态,桌上的方便面也可以从反面说明,被害者这几天,很有可能仅仅只吃了一包方便面,因为如果去附近买饭,警方在侦查时,卖饭给死者的人,不可能不对警察说。至于被害者这几天吃的东西,呵呵,记得老奶奶说过看到有个背着包的男子吗,此人的包里可能就有食物,红衣,泳衣,秤砣等道具,食物,谁都能搞到,秤砣及泳衣,谁也能搞到,但那件红衣,是死者堂姐几年前穿过的,能搞到它的人,屈指可数,都有谁,大家应该能猜到了吧。至于老奶奶说的那个陌生男人,呵呵,首先,老人年纪大了,视觉肯定有些偏差,其次,稍微换个造型打扮一下,再适当地避开太多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疑点之四,被害者死后,一些奇怪的现象。众所周知,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很严重,谁家只要生个男孩,在那种地方绝对算是天大的喜事,而且被害者父母只有那么一个孩子,按理说这个宝贝儿子对他们来说简直算是自己的心肝儿,事实上,通过昨晚观看新闻视频,死者父母开始也确实非常哀痛,母亲一直哭,父亲在得知审查结果为意外死亡后,也不断地再去“申诉”甚至找律师,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事情过去了四年,红衣男孩事件渐渐被人淡忘,期间也没听说过父母如何申诉,如何费劲千方百计调查的新闻,这样真的正常么??当自己的独生儿子被人如此凌辱地虐杀,正常情况下,作为母亲,在得知警察无能为力的时候,大多会思儿成狂,像祥林嫂那样,而作为一个父亲,在经历过哀痛之后,往往会变得冷静,因为男人是冲动的,也是理性的,他们会想方设法找出真凶,还自己儿子一个公道,LZ的父亲就是个脾气非常好非常温和的老好人,但如果我被欺负了(当然,这不可能),我想他绝对,一定会从一个温顺的绵羊变成一头疯狂的野兽,如果我像红衣男孩那样被残忍的杀害,他也一定会想方设法或通过法律渠道或通过自己的手段来为我不断的东奔西跑,然而当我几乎在网上搜查了一整晚资料后,并未发现红衣男孩的父母再经历了一次两次三次的失败后一直继续追查的新闻,有人说是红衣男孩被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所害,个人觉得不可能,一个有权有势的人没可能对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13岁小男孩下杀手,他们没必要冒这么大风险吧,还有人说官方觉得事情太过恐怖,怕影响不好,就不查了,仔细想想也不可能,这个事件在全国也算是很轰动的事件了,盖也盖不住,你不查,这件事会永远让别人当成一个灵异事件讨论着,恐惧着,对当地的影响,可不好哦,你真查明白了,大家反而很快就淡忘了,因为全国的凶杀案,太多,没人会记一个案子记一辈子,唯一的解释就是死者的父母自己主动放弃了追查,而真凶继续逍遥法外。

重庆红衣男孩事件真相猜测

但本站我相信,各位网友看到了这里,肯定都不淡定了,知道了死者的死状后,你还会觉得这是个意外事件么?以警方的说法,说是小男孩的死完全属于意外死亡。试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意外,才能造成如此恐怖的死状呢?难不成是小孩自己把自己给绑起来,然后再挂到房梁上么?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目前网友们认同的说法,有以下三种:

一、意外死亡

虽然说意外死亡有点不靠谱,但支持这一说法的网友还是道出他们的观点。他们的突破点就在于死者身上的精斑,以及死者身上竟然穿着红裙子和他姐姐的泳衣。这些可从侧面证明一点,死者在生前热衷于手霪。所以,支持意外死亡的网友都普遍认为,死者可能是一个SM爱好者,而穿着女性的裙子,以及他姐的泳衣,再把自己绑起来,是为了体验一种叫窒息性高潮的玩法。

本站觉得这种说法太不靠谱了,一个13岁的小娃娃,常年在农村里面,顶多也就是会手霪而已,怎么可能会接触到SM这种玩法呢?要知道SM这种玩法就算是现在的国内,也只有一些大城市里面才比较常见,稍微小一点的城市里面基本都没有,更别说那种大山里面的农村了。

二、疑被死者母亲前夫所杀

在刚发生这种事后,很多网友都在讨论是不是得罪了别人,而引起的仇杀。但据附近的村民交待,这一家子非常老实,在匡纪禄41岁得到匡志均后,更是老实巴交,为了儿子能健康的成长,可以说是小心翼翼。要真的说得罪人,也就是在小男孩死的三年前,其母亲的前夫来他们家里闹过事。而闹事的原因,竟然是前夫的孩子不见了,而那个失踪的孩子,在新闻及官方的说法里面,都是一笔带过。

而支持这一说法的网友就认为,是前夫觉得他们之前的孩子就是死者本人,让死者回去他却不回,所以因爱生恨,一气之下杀了被害人。

可是这就有个疑点,既然是因爱生恨,你一刀捅了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搞那么惨的死状呢?为什么要给死者穿上花裙子,里面还要套上泳衣?还要把被害人吊在房梁上?挂在房梁上还不算,还要在孩子的脚上挂上大秤砣,并且还在孩子的头上扎了一个针孔,这一切是为什么呢?真的能恨到如此地步吗?

上一页 1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