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荒芜(世界上最荒芜的多水域)

bj0012025-02-12奇闻异事0

世界十大最荒蛮之地 特里斯坦 达库尼亚群岛最荒芜(2)

No.5东岛

距离智利海岸2000英里的东岛(亦称复活岛),是浩瀚的太平洋上人迹罕至的一个小岛。仅有70平方公里的面积,现有人口约4000。此岛以其零落在海滩上的石雕群而闻名,大约在16世纪由岛上最早的原住民雕刻而成,由于大量砍伐制造成雪橇输出岛上的树木森林几乎消失殆尽。科学家称,曾经满目苍翠的小岛如今几近荒芜,这是所有的初来者对这里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最早来此的移民需要数周的时间到达这里,现在有了号称世界上最偏远的一个飞机场,旅客们可以在智利的圣地亚哥搭乘航班。

No.4加拿大的纽纳武特地区

加拿大的纽纳武特地区,大西洋上的阿勒特小镇距离北极仅有500英里。这儿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北部的一个居住区,也是最荒凉的地区之一。此地的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因其高纬度的地理位置,也可见极昼和极夜现象。

No.3昆士兰

澳洲大陆因其稀少人口和原生态自然风光而闻名,这两样都以昆士兰为典范,地处澳洲北部一角的一大片荒原。这里仅有18000人口,绝大多数是当地部落的土著民,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地区。这里很好地保存了原始美态,但也成了澳大利亚最难到达的地方。即使有了四轮交通工具,这里的许多地方仍是完全到不了的,只能徒步远徙而至。

No.2墨脱县

墨脱一带古称白玛岗(Pemako)。根据历史传说,18世纪之前,墨脱主要是珞巴族的居住地,18世纪起门巴族开始迁入墨脱一带。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米。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从北部高达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南部仅数百米。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未通路的地方,西藏林芝地区的墨脱县算是亚洲仅有的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了。光是去那儿就难如登天,得翻雪山过吊桥(200米)堪比当年红军长征之千难万险方能到达。除了惊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墨脱县还像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孤岛,为了建造一条可通之路国家每年都花费数百万美元,但所有的努力都因塌方,雪崩,以及复杂多变的环境而以失败告终。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终于建成了一条临时的高速公路通往墨脱镇中心,但仅仅通车数天,就再次被茂密的丛林覆盖了。

No.1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南大西洋上的小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可谓是世界上最最荒蛮的一个角落了,位居全球十大荒芜榜首简直毫无阻碍。它是全世界最偏远而有人居住的离岛,距离南非2816km,距离南美洲3360km。虽然荒远,但这里可谓历史悠远。1506年葡萄牙探险家发现了此地,一小撮英国人,意大利人和美洲人从19世纪开始在此地居住,但迄今仍为英国属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阿塔卡马沙漠是哪里?

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南北绵延约600英里(近1000公里),总面积约为70,000平方英里(181,300平方公里),主体位于智利境内,也有部分位于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介于南纬18°~28°之间,南北长约1100公里,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公里。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离岸风和秘鲁寒流综合影响下,使本区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且在大陆西岸热带干旱气候类型中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形成了沿海、纵向狭长的沙漠带。

【阿塔卡马沙漠——世界旱极、干极之地】

一部分原因在于来自南极的寒流产生了很多的雾和云,但并没有降雨;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东面的安第斯山脉就象一道屏障,挡住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可能形成雨云的湿空气。但在这里却生活着100多万人。没有水,他们就用一张张稠密网幕,捕捉翻滚过山峰上的浓雾。让浓雾在网表面凝聚成水滴,再用管道引来应用。他们凭借这种方法及从蓄水层中采集的少量地下水,种植橄榄、西红柿和黄瓜。而在高原上的人们则依靠高山雪水种植作物,放牧骆驼、羊驼。

阿塔卡玛沙漠还是世界的“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特别是1845-1936年的91年从未下雨,一般来说,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如上图)阿塔卡玛沙漠正好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所以常年高温少雨,属热带沙漠气候。

【阿塔卡马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的自然环境】

国宇航局开始测试最新的太空探测车,他们选择的测试地点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空气干燥,寸草不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荒芜的地区之一。美国宇航局的专家认为,这里的地表环境和火星十分相似,这也是他们选中这里为测试地点的原因。

阿塔卡马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的自然环境,这里土壤荒瘠、强酸性,连细菌也不能存活,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其中一部分是因为缺水。这里每十年的降雨量,只能用毫米来度量,而在沙漠的某些部分,已经数百年都没有出现过丝毫的降水迹象。

在这里,你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这是我们惟一没发现生命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地。”研究阿塔卡马沙漠多年的美国地理学家克里斯·马凯说。“无论在南极,北极或任何其他的沙漠,铲起一块土,总能发现细菌。但在这里,你什么都找不到。”

【迷人景致】

在“旱极”阿塔卡马沙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了迷人景致。宽广的盐碱地和永恒的雪火山远远望去别具情致。沙漠中还有一片区域,其地理构造如同月球一样,因此被地理学家赋予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月亮谷。人们可以在那里欣赏美丽的落日和由盐渗透、侵蚀而成的天然雕塑。许多过惯了多雨生活的人慕名去当地感受“干旱”的滋味,阿塔卡马沙漠也因此成为智利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

【仰望星空的理想之地】

来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仰望干净的苍穹。因为上个月,著名的阿尔玛望远镜在阿塔卡玛沙漠建立,这是迄今最强大的天文设备,通过窥视太空深处来估算宇宙的起源。那么,为何会选择在智利北边的这块干旱之地建立呢?原因很简单,主要得益于当地的干燥空气,海拔及几乎未被污染的天空,因此,可谓仰望星空的理想之地。当地也有自己的望远镜,你可以用来仰观沙漠的干净天空。

资料来源:

世界上最荒芜的地方在哪

客观地说:人心在某一种情况下是最荒芜的。朋友,请你仔细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

看似荒芜的撒哈拉沙漠,却通过大气环流,滋养着全球的生态系统

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星球中,唯一拥有生命的行星,地球表面分布着丰富的物种,不过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物种的丰富程度也差异很大。一般来说,气候高温多雨的地区,物种最为丰富,比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地区都有着极为丰富的物种。

以高温多雨的气候作为基点,如果气温逐渐下降或者降水逐渐减少,那么物种也就会逐渐减少。从低纬到高纬地区,气温逐渐降低,物种总体减少;从沿海到内陆地区,降水逐渐减少,物种也总体减少。比如,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区,也就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虽然地处热带,终年高温,但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撒哈拉沙漠终年高温少雨的气候特征,导致地表水资源极为匮乏,地表生物十分荒芜,植被稀疏,沙土裸露,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当然,环境在恶劣的地方,也有生命的生存,沙漠中也有一些耐旱植被生长,昆虫和其他动物种类也有一些,但是与热带雨林地区相比,这里就是一片死寂。

不过,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虽然撒哈拉沙漠地区物种相对其他地区少得多,地表十分荒芜。但是,撒哈拉沙漠也可以通过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从而滋养着全球的生态系统。撒哈拉沙漠所在地区,从气压带风带角度来看,除了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外,还会受到东北信风带的影响。从今年1月4日的卫星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非洲大陆的强劲东风,携带了大量沙尘,往西吹过加纳利群岛上空。

那些看似毫无营养的沙漠尘土,飘落在西侧的大西洋洋面上,让海水中增添了大量的矿物养分,从而促使海洋中藻类的生长。而藻类的生长,吸引浮游动物和鱼虾的生长,为渔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使得加那利群岛附近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实际上,来自撒哈拉沙漠中的沙尘,并没有在海洋中结束它们的旅程,有很多尘土在信风的作用下,自东向西飞跃大西洋,到达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这些漂洋过海的沙尘,在亚马孙平原中降落,从而为热带雨林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矿物养分,滋养了世界上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你能想到吗?世界上最荒芜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滋养了世界上物种最繁盛的亚马孙平原地区,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当然,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自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沙尘还会随着全球性大气环流,到达更为广阔的区域,并影响全球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