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铜矿(铜矿浮选工艺流程)
铜矿一方多少吨
8.92吨。铜的密度为8.92克每立方厘米,而一立方米等于1000000立方厘米,而重量的计算方式为密度乘以体积乘以重力加速度10,既一立方米的铜矿的重量为8.92克乘以1000000乘以10等于8920千克,等于8.92吨,所以铜矿一方8.92吨。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
铜矿的拼音
“铜矿”的拼音为“Tóng kuàng”
解释: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铜。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等。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只有16种。
拓展-----世界十大铜矿
1.埃斯康迪达铜矿(Escondida)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以西班牙语的“隐藏(hidden)”一词命名,是一个世界级、隐伏的、较高品位的斑岩型铜矿床,是全球第一大在产铜矿。2.Collahuasi是全球第二大在产铜矿,位于智利北部,由英美集团和嘉能可(Glencore)公司共同所有。
3.Morenci是全球第三大在产铜矿,位于美国,主要所有者是自由港-麦克默伦公司。4.El Teniente是全球第四大在产铜矿,位于智利,主要所有者为智利国家铜业公司。5.Cerro Verde是全球第五大在产铜矿,位于秘鲁,主要所有者是自由港-麦克默伦公司。6.Antamina是全球第六大在产铜矿,位于秘鲁,主要所有者是必和必拓和嘉能可。
7.Buenavista是全球第七大在产铜矿,位于墨西哥,主要所有者是南方铜业公司8.KGHM Polska Miedz是全球第八大在产铜矿,位于波兰,主要所有者是波兰铜业公司。9.Chuquicamata是全球第九大在产铜矿,位于智利。10.Las Bambas 是全球第十大在产铜矿,位于秘鲁。
铜矿是怎样形成的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铜,是什么因素导致铜矿形成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铜矿是怎样形成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铜矿的形成
铜矿是岩浆的作用,不是火山的作用。
有色金属矿物是在岩浆的冷却过程中形成,有重力、置换、重结晶、凝华等多种方式。例:
斑岩型铜矿床主要与火成岩有关,由于这一类火成岩具有“斑状结构”,因此将与这类火成岩有关的铜矿床称为“斑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与中深成的火山岩侵入有关,象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岩浆的侵入导致了围岩蚀变,沿侵入岩体的中心,不同的围岩蚀变呈环带分布。铜矿体一般产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铜的来源一般是随着岩浆的上侵,从深部被岩浆携带上来。这一类矿床的主要原生矿物是黄铜矿和斑铜矿,规模一般较大,但品位较低,一般为0。5%左右。
斑岩铜矿床,大多数产出于大陆边缘和岛弧环境。普遍认为,被俯冲洋壳板片释放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在相对封闭系统结晶分异和/或同化混染形成含铜长英质岩浆。
然而研究表明,在西藏碰撞造山带,发育一条具有巨大成矿潜力的中新世斑岩铜矿带,含铜斑岩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性,来源于被加厚的藏南镁铁质下地壳,但俯冲的新特提斯洋壳板片部分熔融也不能完全被排除。斑岩铜矿形成于陆-陆后碰撞伸展时期(13~18 Ma),即青藏高原迅速抬升之后。横切碰撞造山带的南北向正断层系统,类似于岛弧环境下的横切弧的断层系统,成为埃达克质斑岩岩浆快速上升和就位的通道与场所,并使岩浆热液系统中大量的含矿流体充分地分离而成矿。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铜,是什么因素导致铜矿形成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铜矿是怎样形成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铜矿的基本概述
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铜。自然铜矿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黄铜矿呈亮黄色,斑铜矿呈暗铜红色,氧化后变为蓝紫斑状;辉铜矿(硫化二铜)铅灰色;铜蓝(硫化铜)靛蓝色;黝铜矿是钢灰色;蓝铜矿(古称曾青或石青)呈鲜艳的蓝色。在古代文献中,青色即指深蓝色。 全世界探明的铜矿储量约6亿多吨,储量最多的国家是智利,约占世界储量的三分之一。我国有不少著名的铜矿,如江西德兴、安徽铜陵地区、山西中条山、甘肃白银厂、云南东川、黑龙江多宝山、西藏江达县玉龙、墨竹工卡县驱龙等。在金属王国里,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铜矿比银矿多且价格便宜。当今世界,一半以上的铜用于电力和电讯工业。
铜矿的开发历史
自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青铜被广泛地用于铸造钟鼎礼乐之器,如中国的稀世之宝--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就是用青铜制成的。铜矿石被称为“人类文明的使者”。 铜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十万分之七,可是在四千多年前的先人就使用了,这是因为铜矿床所在的地表往往存在一些纯度达99%以上的紫红色自然铜(又叫红铜)。它质软,富有延展性,稍加敲打即可加工成工具和生活用品。 商代铜器--龙虎石尊铜矿上部的氧化带中,还常见一种绿得惹人喜爱的孔雀石。孔雀石因其色彩像孔雀的羽毛而得名。它多呈块状、钟乳状、皮壳状及同心条带状。用孔雀石制成的 绿色颜料称为石绿,又叫石录。孔雀石别号叫“铜绿”,它还是找矿的标志。1957年,地质队员来到湖北省大冶铜绿山普查找矿,通过勘探,发现铜绿山是一个大型铜、铁、金、银 、钴综合矿床。
南美洲的智利,号称“铜矿之国”。那里有个大铜矿,也是外国人根据孔雀石发现的,那是18世纪末叶的一个趣闻。当时,智利还在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下。一次,有个西班牙的中尉军官,因负债累累而逃往阿根廷去躲债。他取道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以南50英里的卡佳波尔山谷,登上1600米高的安第斯山时,无意中发现山石上有许多翠绿色的铜绿。他的文化素养使他认识到这是找铜的“矿苗”,于是带着矿石标本去报矿。后经勘查证实,这是一个大型富铜矿。这座铜矿特命名为“特尼恩特”(西班牙文意为“中尉”)。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开采铜矿,年产铜锭30万吨。
铜矿的分类分布
1、海相火山岩黄铁矿型铜矿床。产于下古生代石英角斑岩和细碧岩中。呈透镜状﹑似层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铜品位一般大于 1%。如中国甘肃白银厂﹑青海红沟等矿床。
2、超基性岩中的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下古生代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岩体的中﹑下部。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镍黄铁矿为主。铜品位一般小于 1%。如中国甘肃金川﹑新疆喀拉通克等矿。
3、变质岩层状铜矿床。产于中元古代白云岩﹑大理岩﹑片岩片麻岩中﹐沿层产出。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铜品位一般大于1%。如云南东川汤丹﹑山西中条山胡家峪等矿。
4、夕卡岩型铜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内外。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为主。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铜品位一般大于1%。如安徽铜官山﹑江西城门山等矿。
5、斑岩铜矿床。产于中生代﹑新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二长斑岩﹑闪长斑岩等及其围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为主。铜品位一般小于 1%。矿床常为大﹑中型。如江西铜厂﹑黑龙江多宝山﹑西藏玉龙、驱龙等矿。
我国的六大铜矿是?
我国的六大铜矿:
1、多龙矿区
多龙铜矿是《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全国28个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之一。截至2016年底,多龙矿区已经探明的铜达到2000万吨,按照我国大型铜矿的规模要求,相当于找到了40个大型铜矿。
2、驱龙铜矿
西藏自治区中部的驱龙成矿区平均海拔4000m以上,驱龙斑岩铜钼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部,该铜矿带是中国近年发现的一条重要铜矿带,是该铜矿带最为重要的超大型矿床,其铜资源储量已达711Mt(Cu平均品位为0.5%),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斑岩铜钼矿床。
3、玉龙铜矿
玉龙斑岩铜钼矿带被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作为我国远景最大的斑岩铜钼矿带之一,除玉龙铜矿床以外,其周边尚存在一批储量在百万吨级大中型铜矿床如马拉松多、多霞松多、扎那尕和莽总等。
矿带内探明Cu资源金属量950万吨左右,Mo资源金属量40余万吨,伴生元素主要有Ag、Au、S、Fe、Pb、Zn、Co、W、Bi等。此外除上述金属矿产外在妥坝和夺盖拉有规模较小的煤层产出,在第三系贡觉红层中有盐矿产出。
4、甲玛矿区
甲玛矿区位于距拉萨市65公里的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和斯布乡。甲玛矿区资源量:外围和深部的当量铜(EQCu)资源量突破1500万吨。目前产能为6000吨/日。
5、普朗铜矿
普朗铜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东北部,属多金属超大型矿山,是目前亚洲已发现的最大斑岩铜矿山。普朗铜矿是全国47个整装勘查区之一。目前,普朗铜矿已探获铜金属量为480万吨、黄金145吨、白银2754吨、钼19万吨。
6、乌奴格鲁山铜矿
乌奴格吐山铜矿床位于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北东方位,满洲里市以南约22km处,是我国80年代以来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累计探明储量:铜126.8万t,铜平均品位0.46%,钼25.8万t,钼平均品位0.055%,并探获可观的伴生铼、银、金等矿产储量。
扩展资料
铜矿种类:
1、斑岩型铜矿
斑岩型铜矿(斑铜矿)探明储量居首位,约占全国总储量的41%,近年来探明储量仍有增长。主要集中于3个成矿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成矿带(包括我国滇藏地区)、中亚-蒙古成矿带(包括我国新疆、甘肃、黑龙江)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包括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2、矽卡岩型铜矿
矽卡岩型铜矿亦是主要类型,其探明储量约占我国总储量的27%,尤其是冈底斯矽卡岩型铜矿资源量迅速增加。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岩体以燕山期的花岗闪长岩为主,围岩以古生代以来的碳酸盐岩地层为主。品位较高,规模不等,常形成大的富铜矿床。
3、层状型铜矿
层状型铜矿,包括变质岩中层状铜矿和含铜砂页岩型铜矿,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1%。变质岩层状铜矿往往由早期的海相沉积岩经变质形成,其成矿时代以元古宙和古生代最为重要,集中于康滇、狼山和中条山地区。
4、火山沉积型铜矿
火山沉积型铜矿占全国总储量的5.5%,海相火山岩型铜矿资源较陆相火山岩型多。矿体多产于不同岩性的火山岩地层的接触部位,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层的顶部及其附近,以及上覆沉积岩层的界面上。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往往成群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矿
铜矿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
铜矿的解释
词语分解
铜的解释 铜 (铜) ó 一种 金属 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 重要 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 黄铜 。铜矿。铜器。铜币。铜臭(耻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 讥讽 唯 矿的解释 矿 (矿) à 地层中的 自然 物质 ,开采出来有用:矿藏(俷 )。矿产。矿苗。矿泉。矿层。矿床。矿源。油矿。金矿。 开采矿物的场所:矿井。矿坑。下矿。 部首 :石。
- 上一篇:狮王辛巴(狮子王电影免费播放)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