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唐玄宗怎么死的(唐玄宗在哪死的)

bj0012023-10-06奇闻异事0

唐玄宗怎么死的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窦德妃)。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死韦皇后,拥其父李旦即位,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年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唐玄宗是唐代的中兴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称为「开元之治」。天宝后,宠爱杨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及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乃令杀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玄宗避难奔蜀,后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为太上皇。玄宗喜爱歌舞音乐,曾于梨园教歌舞,所以后世尊其为伶人之祖师爷。死后庙号玄宗。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晚年被迫退位,最后怎么死的?

唐玄宗最后是抑郁而死的。马嵬坡之变时,心爱的女人杨贵妃被迫自杀,唐玄宗晚年煞是凄凉,在落寞之中无疾而终。

李隆基怎么死的

抑郁而终,公园762年驾崩。

回到长安后,玄宗被李亨冷落,玄宗在寂寞凄凉的环境中生活,最后郁郁寡欢,于762年死于太极宫,享年77岁。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仓皇出逃京师长安。逃至今陕西兴平马嵬驿时,将军安史之乱陈玄礼以军士不满为名,杀了杨国忠,逼迫唐玄宗让杨贵妃自缢。在西行途中,太子李亨又被百姓截留,

乘机北上宁夏灵武,被臣下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在郭子仪等重臣的努力下,至德二年(758年)末,唐军收复长安、洛阳,玄宗也由此返回长安。

拓展资料: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唐玄宗李隆基是怎么死的?你有哪些了解?

逃亡过程中被手下将士逼宫,杀死亲信杨国忠后又强行逼迫李隆基赐死杨贵妃。惊吓加忧郁让李隆基抑郁而终。

李隆基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君王。早年间他帮助父亲解决武后“篡唐”的一系列矛盾,开创了“开元盛世”,是个明君。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隆基越来越昏聩,他开始听信小人、任用小人,李林甫、杨国忠便是在这一时期位极人臣。

作为君王的第一助手,丞相若是给力君权固然会受到影响,但国家基本是安稳的,可李林甫、杨国忠二人没有丝毫能力,溜须拍马的套路倒是懂得很多,以至于安禄山发动叛乱时唐朝根本没有准备,没怎么抵抗就被逼得西逃。

据说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前就有大臣劝谏李隆基要防备安禄山,对此李隆基不以为然。他认为安禄山忠心耿耿,不可能会背叛自己,直到安禄山拒绝接受他的召见他才感到大事不妙。即便如此他仍心存侥幸,未做妥善预备,等到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李隆基大惊失色,仓皇之中和文武百官、太子往西边逃窜。

在逃跑过程中手下将士认为杨国忠是罪魁祸首,以“讨要军饷”的名义趁天色昏暗靠近杨国忠,并高喊“杨国忠谋反”将其杀死。这发生在逃亡过程中。手下将士的行为无疑让李隆基非常害怕,因为这时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如果将士图谋不轨他和太子的性命堪忧。

杀死杨国忠后将士仍不满意,认为李隆基从明君变成昏君都是拜杨贵妃所赐予,于是一致要求李隆基赐死杨贵妃。面对即将哗变的将士和李唐江山,李隆基最终选择牺牲杨贵妃。这一连串的打击让李隆基的精神遭受重大创伤,不久之后便郁郁而终。

唐玄宗怎么死的(唐玄宗晚年生活凄惨)

唐玄宗李隆基被称为一代明主,在他的治下,唐朝开启了“开元盛世”,国力达到了顶峰,但后来因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走上了下坡路。而唐玄宗的晚年争议很大,最后不仅因绝食而死,还让儿子唐肃宗李亨背上了不孝的骂名。那么,真实情况是如何的呢?唐玄宗晚年真的过得异常凄惨,最终被迫绝食而亡吗?

我们知道,玄宗皇帝是在马嵬坡之变后失去皇位,与肃宗分道扬镳的, 对于这一点,玄宗其实也是欣然接受的。一方面是因为兵变后,玄宗知道自己一旦入蜀避难,肃宗在外组织力量平叛,人心已经不在自己这边了,与其抗争不如顺水推舟 ,所以在入蜀后不久,玄宗便下达了传位诏书,正式承认了肃宗登基的事实,二是玄宗此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做了几十年皇帝,加之后期由于自己的懒政酿成天下大乱,又间接导致了自己心爱的贵妃身死,此时的他也再也无心眷恋皇位,只想儿子能早日平定叛乱,收复两京,自己回长安安心养老。

唐玄宗剧照

所以在后来长安收复后,在肃宗的极力邀请下,玄宗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回归长安的历程。 而肃宗则因为采用非常手段登基,虽然玄宗早就承认了他的作法,但心中却始终有一丝疙瘩,害怕天下人说他得位不正。

于是,在玄宗抵达长安之际,肃宗带上御用的马车仪仗,亲自前往迎接,并脱下了天子的黄袍,换上普通的紫袍,一路上甚至主动为玄宗牵马。

回到京城后,肃宗还一再上表,声称自己要回以前的东宫居住,请玄宗移居大明宫。但这些当然都被玄宗一一拒绝了,肃宗要披紫袍,玄宗就为其披上黄袍,虽然知道儿子是在演戏,玄宗偏偏就极力配合,为的就是再次强调肃宗继位的合法性,打消儿子心中的疑虑。

唐肃宗登基图

玄宗回京后的前两年,一直住在兴庆宫,这是玄宗由当年还在做临淄王时的王府改建而来,可以说也是玄宗的龙兴之地。虽然刚开始玄宗常常沉浸于对杨贵妃的思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玄宗也逐渐放下了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转而回到现实中来,特别是如高力士、陈玄礼、王承恩等老臣一直陪在身边,加之兴庆宫地处长安街坊市井,人间烟火气息随时传入宫中,玄宗时不时还登上长庆楼,过往的长安百姓、官员只要看见他,便对他顶礼膜拜,口呼万岁,玄宗也感到异常欣慰,常常设宴招待。

高力士剧照

所以说, 在玄宗回京的前两年,其实过得还非常滋润,他并没有因为失去皇帝的权力而整天唉声叹气,失落异常,而是积极地适应形势,迎接新生活 。作为一个古稀老人,其实最怕的不是没有权力,而是孤独和被人遗忘,而作为太上皇的玄宗,身边有一大群陪伴了几十年的旧臣,肃宗对其又异常孝顺,各类宫中用度从不克扣,加之时常又有百姓膜拜,官员拜访,自然日子过得便异常充实,对于自己的养老生活,玄宗也是非常满意。

不过,玄宗的幸福生活只维持了两年半,便被一个人给打破了,最终酿成了后来的悲剧。这个人便是大宦官李辅国。

李辅国剧照

李辅国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因为对肃宗有拥立之功而坐上了高位,他也是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第一人,手中掌握着禁军大权,百官对对其马首是瞻,生怕得罪了他。

但这个李辅国在发迹前却是高力士手下养马的飞龙小儿,直到50多岁才进入东宫当差服侍太子,若不是后来太子与玄宗在马嵬坡兵变后北上称帝,他估计一辈子都没有翻身的机会。

所以,虽然百官对李辅国毕恭毕敬,但玄宗的几个老臣如高力士、陈玄礼等却是异常看不起李辅国,认为他只是个暴发户,平时也从不把他放在眼里。在高力士眼中,本来大家都各为其主,你李辅国效忠的是肃宗,我高力士效忠的是太上皇,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我为什么要来巴结你呢?

如果这李辅国是个不计较的正人君子,这事倒也就这样了,但偏偏这李辅国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于是,一场针对高力士等人,进而牵连到玄宗李隆基的悲剧便上演了。

李辅国对肃宗说:“ 太上皇住在兴庆宫,每天都和外人交往。尤其是高力士、陈玄礼这些人,日夜聚众密谋,恐怕会对陛下不利 。“

肃宗一开始是不信的,李辅国后来又说:” 上皇固然没有这个意思,可他身边那些贪图富贵的小人就很难说了。陛下应该把事态消灭在萌芽状态,再说兴庆宫位于市坊之间,不宜让上皇居住,不如奉迎上皇回太极宫,大内森严,怎么说都比兴庆宫更加合适,而且还能杜绝小人蛊惑。而且陛下每天还能看望上皇,岂不是两全其美! “

肃宗没有回答,也没有否定。

没多久,李辅国又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玄宗在兴庆宫养的300匹马以皇帝的名义抽走了290匹,只给玄宗留下了10匹。玄宗此时也看出了苗头,于是对高力士说:“ 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而对于这件事,肃宗依然保持了沉默。李辅国进而又率六军将士进入内殿,一起向肃宗哭诉磕头,要求迎太上皇入住太极宫,肃宗虽然呜咽泣涕,但始终没说一句话。

就这样,李辅国知道了肃宗的态度,于是以肃宗的名义邀请玄宗入宫,继而以武力相逼,强行将玄宗从兴庆宫迁到了大内太极宫。

随后,李辅国将高力士流放到巫州,王承恩流放到播州,勒令陈玄礼致仕,相当于将玄宗身边一干老人全部赶出了长安,就连时任刑部尚书的颜真卿因看不惯李辅国的作法,上表向玄宗问安,也被李辅国逐出了朝廷,贬为蓬州长史。

陈玄礼剧照

玄宗入住大内太极宫后,虽然肃宗依然极力补偿,派了一百多个宫女伺候其起居生活,各类山珍海味每天按时供应。但玄宗却越来越失落,越来越消瘦,胃口也越来越差,最后发展成干脆吃素、辟谷绝食了。

其实对于玄宗来说,当搬入太极宫后,随着高力士、陈玄礼等人的离去,他便感受到了强烈的孤独和被遗忘。他也知道,自己实际上已经被软禁了,除了生命,此时他什么也没有了,他既没有复辟的想法,也没有活着的乐趣,孤独和冷落是他最害怕,也最不能忍受的东西。于是,通过绝食也好,辟谷也好,也许早点死亡是最好的选择。

肃宗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在他的心中,也许从未相信过父亲会有复辟的想法,当作为帝王,无论如何,自己都要防备这一点,特别是长久以来自己的心中一直放不下得位不正这个老梗,所以说,在李辅国的几次行动中,他都保持了沉默,相当于默认了他的作法。

唐肃宗宝应元年四月,太上皇李隆基逝世,享年七十八岁,十三天后,肃宗李亨病逝,享年五十二岁。

父子两人同一月病逝,只不过玄宗是死于孤寂,而肃宗则是在内疚与自责中死去。

所以,玄宗晚年其实并没有受到肃宗的刻意虐待,只不过因为帝王家本能的猜忌,使得玄宗失去了充实幸福的晚年生活,落入了孤寂之中,而肃宗则因为政治的需要,一方面既想防备玄宗复辟,另一方面则想极力尽孝填补内心的亏欠,但最终却因为自己矛盾的心态酿成了父子之间的悲剧,也落了个为子不孝的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