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
中国最年轻女院士(中国著名女院士)
中国的女科学家有哪些人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于1998年联合设立,每年授予全球5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
这是唯一在全球范围内奖励女科学家的奖项,被称为“女性诺贝尔科学家奖”。中国当前共有6位科学家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中国首位获奖者:李方华(2003)
李方华院士是凝聚态物理学、电子显微学专家,是中国科学院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李方华院士于1950年考入武汉大学,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李方华院士是首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科学家。
香港首位获奖者:叶玉如(2004)
叶玉如院士是著名神经生物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院、香港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叶玉如院士于1974年就读于美国西蒙斯学院,1977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后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工作。
最年轻中科院院士:任咏华(2011)
任咏华院士(左二)是著名的无机化学家,曾于38岁当选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科学院、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香港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任咏华院士于1988年获得香港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香港大学任教。
化学领域第一位女性长江学者:谢毅(2015)
[img]“最美女院士”任咏华科研之路像开外挂,是化学界权威人物,现状如何?
任咏华,中国的科研"女明星",即年轻又有才华,有气质还有相貌。人未老,命已至。她的科研之路如同长江破浪一般顺风顺水,她的才华气质被誉为"最美女院士"。任咏华到底有着如何风驰电掣的人生,让我们一起走进她。
用年轻之手触科研之巅
三十八岁,是多少现代人还在路上努力奋斗的年龄,又是多少中年人人生的低谷和迷茫的年岁。三十八岁的任咏华,正站在科研的尽头,身披"院士"的光辉在全世界的注视下熠熠发光。
2001年,三十八岁任咏华当选成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位年轻的无机化学家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女院士。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导师支志明院士也是在三十八岁时拿到了科学家的最高称谓——"院士"。
当选院士就代表着成为了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而院士也可以说是所有科学家追求的一种荣誉,这是一种承认,承认你日复一日的科研过程,承认你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
我们只是听有人说当选院士"难",但对如何之难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感觉,那我们就转过头来看一些具体的统计数据吧。
从统计的一些数据来看,在最近的几届两院院士中,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一般是在五十四岁左右,而工程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保持在五十六岁左右,从总体的数据看来,两院的院士平均年龄在五十五岁左右,而这样的结果也是在两院努力的提倡"院士队伍年轻化"多年之后的结果。由此可见,院士之名是多么难得到。
所以任咏华仅仅三十八岁就当选了院士有多么厉害,那她的科研之路又有如何的经历呢?
一帆风顺展才华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任咏华如此成功的人生的背后有多少艰辛和痛苦,又打败了多少困难和挫折才满身荣光的站在世人面前。
在讲任咏华科研之路之前,相信很多人都认识另一个惊艳世人的女科学家——颜宁。颜宁是一个在科研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她的才华和容貌处在人们羡慕的高度,而她的科研之路也是令人羡慕的顺利。
二十七岁时,她获得了普林顿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三十岁时成为了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三十七岁时,她不仅率领团队攻克了困扰生物界半个世纪的科学难题还成为了教育部的特聘教授;四十岁的时候成为了她的母校普林顿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
四十二岁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除了当年落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外,她的科研之路如同乘风破浪一般以一种让人羡慕的速度冲向我们看不到的远方。
了解了颜宁顺利的科研之路,我们再来看看任咏华的人生,那是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高潮,比颜宁还要顺的科研路。
任咏华科研的主攻方向是化学类的稀有材料,自从她研究开始,截至到2013年,她一共发表了300多篇质量极高的研究论文,申请了近三十项专利。因为她的出色成绩,在2000年获得了裘槎优秀科研者奖;一年后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十大杰出青年"奖;
2006年时,她不仅获得了"皇家化学学会百年讲座和奖章"外还有日本光化学协会(JPA)的讲师奖,同年还获得了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的头衔;之后一年,"香港大学杰出研究成就奖"以及"香港富布赖特杰出学者"的头衔也被任咏华收入囊中。
2011年获得了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堪称"女性诺贝尔奖"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一年后,年仅四十九岁的任咏华获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之名。
翻开任咏华的履历,里面的内容如同镶的金边一般让她整个人生都熠熠生辉,各种各样的大的荣誉,缤纷多彩的成就,简直就像开了外挂般精彩,她是化学界不可或缺的权威人物。
"腹有诗书气自华"
1963年出生在香港的任咏华,她的父母都不是什么著名的学者,相反,他的父母如同我们的父母一样简单朴素,她的父亲是一位土木工程师,而母亲则是无业的家庭主妇。她的童年如同我们的一样,她不是天才,也没有天赋,甚至在某些学习上还比不上一般的小孩,但是她勤奋能吃苦,别人背一遍能记住的东西,她得背很多遍才能记住,但她从不吝啬自己的努力。
任咏华对科学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温度计,她第一次看到破裂的温度计里的液体变成了一个个跳跃的小银球滑落在她的脚下。由此开始了她的科学之旅。
任咏华一直对名利看得极淡,但一直以来她的科研路上都是璀璨辉煌的:25岁,任咏华获得香港大学的博士学位;27岁,她留校任教,从此便一路从讲师一直升到教授、讲座教授以至于后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然而有着一生才华的任咏华在外貌上似乎也没有低人一等。颜宁是"清华女神",无数的青年才俊为之倾倒,而任咏华在容貌气质上也不输明星。
任咏华被称作"最美女院士",无论是在平时教授学生还是面对采访视频她都泰然自若,不施粉黛。一头留有二十年的干练短发,简单的米黄色衬衫搭配黑色西装,就这样任咏华简单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腹有诗书气自华,她的气质和自信没有因为个头娇小和素颜而减少丝毫,反而变得更加与众不同,引人注目。
任咏华有着很多人一辈子都挣不来的荣誉,也有着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法保持的初心和朴实,她不施粉黛的脸上张扬着她的自信和气质,她每天查阅图书的背影展现着她追求突破的决心。
任咏华虽然有着一帆风顺的科研之路,但是她不是天才也没有傲人的背景,她身后是普通的家庭,也经历过普通人的学业烦恼,不过是比一般人更加坚持和努力罢了。
颜宁这两天很红,作为科学家的她,有什么成就?
颜宁不是这两天很红,是她一直红,并且还是一个集颜值和才气于一身的美女型国际顶级科学家,她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在当今的中国乃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里面都是绝对顶尖的。
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普集街道博平村的颜宁,19岁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毕业之后直接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并继续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未满30岁成为正教授,并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2007年,未满30岁的她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年轻的女性正教授,其支撑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且还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颜宁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当年的颜宁年仅30岁,是全中国最年轻的女性正教授之一。
37岁攻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不解
2014年,37岁的颜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了过去50年最受瞩目、国际竞争也最激烈的“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膜蛋白研究领域)的科学难题。
要知道这一科学研究中颜宁团队攻克之前的几十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的世界诸多顶尖实验室都曾经或正在为此全力攻关,但始终未能成功。
这项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可能通过调控GLUT1实现葡萄糖转运的人工干预,既可以增加正常细胞内葡萄糖供应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又可以通过阻断对癌细胞的葡萄糖供应从而“饿死癌细胞”。
并且,这项研究成果从临床的角度说,有助于了解幼儿癫痫、癌症、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同时可以作为药物研发的潜在靶点。
也就是说这一项研究成果的成功,又将人类攻克癌症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未满40岁,候选中科院院士
颜宁凭借在生物结构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攻克“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这一世界性难题,先后获得了多个国际大奖,2016年被《自然》评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2017年,颜宁成为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且也是当年候选名单里最年轻的候选人,也是这些年候选名单中最年轻的候选人之一。
普林斯顿大学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颜宁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的博士学位,并且也是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7年,她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受聘分子生物学系,成为雪莉·蒂尔曼首位终身讲席教授。
当时她出走的这一决定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包括母校清华大学更是不遗余力地想留住她,而她的想法是“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今天再看她在普林斯顿大学这五年的研究成果,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当选美国“双料”外籍院士
过去五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教学期间,她更是获得了众多的成就和荣誉。
2019年,她成功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她又当选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颜宁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
因为颜宁的研究领域是结构生物学,它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涉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分子和核酸的分子)的三级结构(包括构架和形态)。包括生物大分子如何获得它们的结构、它们的结构改变如何影响其功能。
结构生物学也是这些年诺贝尔奖的大户,因为从1964年以来,结构生物家对分子结构的研究共夺得11次诺贝尔化学奖,1次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而颜宁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是世界所瞩目的,极有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
归去来兮,五年光阴,仍是少年
从颜宁的过往履历来看,一共就有两个单位,一个是母校清华大学,另一个就是普林斯顿大学。
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及博士后研究,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十年,再返回普林斯顿大学开拓视野。
大家看清楚,她的美国“双料”院士都是外籍院士,也就是说她并没有被美国的科研和物质所吸引,一直是中国国籍。
当年她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施一公,但这次再回来,并没有去追随施一公进入“西湖大学”,而是担任深圳生命科学院的创始院长。
从这也可以看出她对事业的追求,并且深圳生命科学院的目标是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的医学研究机构。
向颜宁致敬,也向我们伟大的祖国致敬。
中国女院士名单及简介
中国目前已有6 2 名女院士,其中中科院的女院士有3 7 名,中国工程院的女院
士有2 5 名。
中国科学院女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 9 .1
岁,最年长的是8 4 岁的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最年轻
的是5 0 岁的有机化学家赵玉芬;所涉及的专业近3 0
个,大多数中科院女院士是改革开放后增选的;中国工
程院女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 5 .8 岁,所涉及的专业有
2 6 个,非常巧合的是:最年长的黄翠芬院士(7 7 岁
)和最年轻的沈倍奋院士(5 5 岁)都是军事医学科学
院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