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
近代中国最年轻的妈妈(中国最年轻的母亲多少岁)
谁能详细的介绍一下宋氏家族?
宋氏家族是近代中国一个举世瞩目的家庭,其影响力之深之大之最,鲜有望其项背者。在宋家王朝的世界里,金钱、权力、政治贯穿其中,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裔孔祥熙,这个孔圣人的后代曾任民国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后来又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排行第三的宋子文亦当过财政部长与行政院长。排行第四的宋美龄是蒋介石夫人,她那娴熟的政治手腕和高雅气质让美国总统罗斯福也为之着迷。虽然他们显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他们在现代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仍是研究历史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小说家有兴趣不断去演绎的世纪传奇。
这是近代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家族。右起:席地而坐者为宋庆龄、宋子安、宋子文、宋蔼龄;后排:宋美龄、倪桂珍、宋嘉树、宋子良。
(自左及右)宋嘉树:由海南文昌一个贫寒的农民之子,成为上海滩上声名显赫的实业家和革命者,他为宋氏家族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倪桂珍: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这种独特的身世背景为她的丈夫带来了好运气,对其命运的改变功不可没。宋蔼龄:与执掌民国财权数年之久的孔祥熙结合,成为20世纪中国最有钱的家族中最有权力的女人。宋庆龄: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结合,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宋子文:中国第一代哈佛学子,民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宋美龄:她与蒋介石的联姻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曾经贵为“第一夫人”的她,以106岁的高龄书写了跨越三个世纪的生命传奇。宋子良、宋子安:哥哥、姐姐们是政治舞台上的耀眼明星,他们则在经济领域施展才干。
世界上最年轻的妈妈 琳娜·梅迪纳(只有5岁生子)
你是否看过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母亲呢?这里有年轻的妈妈,5岁,不敢信?在秘鲁的琳娜·梅迪纳,还真有,早前媒体都报道了,可谓闻所未闻,被称为世界上最年幼的母亲。
1.琳娜·梅迪纳/秘鲁/母亲年龄:5年7个月
当琳娜·梅迪纳五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因为她的肚子越来越大而将他带进了医院。琳娜的父母怀疑女儿肚子里有一个肿瘤,但是医生们却惊讶地发现,琳娜已经怀孕7个月了。她的父母感到很惊讶,之后他们透露,女儿在8个月大的时候,就奇怪地开始了月经,在她四岁的时候,她的乳房就很突出。
之后当地的博士带着琳娜,去寻求其他专家的证实,当时引起社会关注,还有一家影视制作公司提供5000美元的费用,希望将此事件制成记录片,后来好像谈崩了。在1939年5月14日,琳娜通过剖腹产分娩了一个健康的男婴,重2700克,年幼时认为琳娜是姐姐,到了10岁发现琳娜是他母亲,在1979年死于骨髓疾病,享年40岁。
2.最多产的女人(69胎)
早前在2001年,世界纪录里,有官方统计的数据,世界上最多产的女人应该是18世纪的俄罗斯女农民瓦西里耶夫娜,于1725年起,到1765年,期间生了69胎,包括16次双胞胎、7次3胞胎和4次4胞胎,有67个孩子活着,还育有后代。
3.世界上最年轻的祖父
在英国,有一名29岁的男子年仅14岁的女儿已怀孕11周,也就是说他要升级当上外公。据报道称,当年他也是在14岁时就当上“超低龄”爸爸,只能说这一家子呀?
4.世界上孩子最多的男人(867个)
在摩洛哥,沙里夫王朝的伊斯迈尔,在位55年,他的生育能力是令人惊奇的,一共生育了525个儿子和342个女儿,被《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收录为人类历史上生育最多的男人,据说在1721年,有700个嫡系子孙。
在近代生育最多的男人是沙特阿拉伯开国君主伊本·沙特,结了300多次,去世时子孙160多人,后代发展到5000多人,堪称庞大的王室家族。
小结
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生育最多的人是西汉时中山靖王刘胜,生育120多个儿子,”刘“姓在刘邦时期是个罕见的姓氏,发展到后来是个大姓。
中国近现代六位巾帼英雄分别是?
1、刘守玟
刘守玟(1920—1938),女,1920年出生于湖南汉寿县新兴乡,军刘村人,抗日女英雄。1938年5月于台儿庄战役中,因抢救伤员而牺牲,时年18岁。
刘守玟1935年考取长沙周南女中,1937年参加随谭道源22军丁玲所带领的女学生卫生队赴上海淞沪战役。因伤亡惨重,所部回湖南整编到50师卫生队。
2、林心平
林心平(1919—1942),浙江平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地下交通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机要秘书。1937年11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中共中央长江局、中共浙江省金华特委从事统战工作。
1939年秋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文工团副团长。同年冬到溧阳县新昌协助开辟新区工作。以办夜校的形式,宣传、发动群众,组织贫农小组、妇抗会、青抗团,并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1941年3月起,任金坛、溧阳、宜兴、武进、丹阳五县抗日联合政府文教科科长。
同年夏,为扩大抗日武装,分散敌人兵力,党组织决定由她兼任宜兴县官村区区长,负责开辟长滆东南边区的抗日武装斗争。经数月工作,将张河港大河抗日游击区扩展到滆湖南岸的新桥一带。1942年6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日军逮捕。最终惨遭日军杀害。
3、陈康容
陈康容(1915—1940),祖籍福建省永定县,出生于缅甸。1937年陈康容在厦门与中共厦门工委接上关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受党组织委派,回到家乡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1940年7月16日晚上,陈康容被当地保安团兵抓获。
敌人为从陈康容口中获得党组织的情况,下令把陈康容吊在房梁上用皮鞭抽打。陈康容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但坚贞不屈,决不招供。她在《自首书》上写道:“青春无价比,团聚何须提,为了伸正义,岂惧剥重皮!”1940年8月16日夜,陈康容被残酷活埋在抚市的山墩上,牺牲时年仅25岁。
4、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
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5、刘胡兰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img]林樱 是谁?
林樱,穆婷婷扮演,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
文静,善良的林樱,做为青学网球队教练林绮的侄女,是青学队员们最忠实的支持者。每次比赛、训练都能看见她在场边默默支持的身影。演绎漫画原著中她对龙马之间淡淡、朦胧的情愫也是此番出演的一大亮点。
[编辑本段]♂小事件♀
关于画室:
在球场上不屑一切的龙马,其实内心也渴望着别人对他的了解。林樱的画室,一个安静的地方,龙马喜欢在这里研究对手战术,喜欢在这里一个人思索问题,同时也喜欢在这里看林樱的画。画室的戏份,是对龙马性格丰富起来的重要部分,让观众真正了解龙马完整故事的线索。
[编辑本段]★出场次数★
集数 备注
NO.1 地铁里林樱的新画被毁,龙马帮忙解围
在画室里被小朋要求找教练
在外语班上碰见龙马,可他对林樱毫无印象
NO.2 龙马误进了林樱的画室
林樱的新画又被毁,画室玻璃被打破(龙马干的)
龙马替林樱订画板
NO.3 林樱在画室里与龙马交谈(关键词:“不去训练”、“信心”)
龙马在画室(原因:更衣室太吵),林樱替龙马加油(淘汰赛)
林樱知道龙马全胜了,并恭喜他
林樱让小朋调查龙马的比赛对象
林樱告诉龙马“鲶鱼效应”
NO.4 林樱看了龙马与陈海棠 、钱真智的比赛
林樱在楼道里遇到龙马(关键词:“好像有些人不希望我穿上队服”)
NO.5 林樱向龙马道歉(鲶鱼效应)
林樱在家里跟姑姑聊天(关键词:“对龙马不公平”)
小朋托林樱打电话给龙马接受采访
NO.6 林樱在餐厅打工
龙马帮林樱补画室的窗户(纳达尔的挂帘)
龙马让林樱帮忙拿回队服
NO.7 林樱和小朋看到了龙马与陶成武的不和(还是双打哩……囧~)
龙马在画室里和林樱有了约定(关键词:冰帝、画展)
林樱跟小朋在画室里(关键词:“姑姑留下龙马一定有她的理由”)
龙马闯进画室让林樱找教练
NO.8 林樱在比赛途中遇见了瞿杏
林樱送了龙马有纳达尔签名的网球
林樱拦住要找龙马理论的小朋
NO.9 林樱在画室里看到了龙马为道歉画得画
目前是截止第九集的出场次数~欢迎补充~~~
[编辑本段]※演员介绍※
《网球王子》第一部——林樱扮演者
姓名:穆婷婷
小名: 婷婷 阿穆
英文名:还没有想好
性别:女
国籍:中 国
身高:1.66M
生日:1984年12月23日
星座:摩羯座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
体重:45KG
民族:汉
职业:演 员
血型:O
语言;国语 英语
籍贯:重 庆
出生地:重庆
性格:变化太大了 自己也说不清楚 :)
学历:本科
幸运数字:我还不知道耶
嗜好:看电影 听歌 养狗狗 看心理学的书籍 学外语(这些算嗜好吗)
偶像:张国荣 周迅 JACK NICOSON JULIA ROBERTS
喜欢的歌星:张学友 HITNEY HOUSTON
喜欢的运动:瑜珈 羽毛球 游泳
食物:所有水果 北极贝
最喜欢的地方:LA(LOS ANGELES)所有能让我感到自由的地方都喜欢
最喜欢的电影:太多太多啦 没法说
最喜的品牌/卡通:Paul Frank
最感谢的人:爷爷奶奶
最想做的事:拍一部自己满意,观众也满意的电影 在天上飞
《网球王子》第二部——林樱扮演者
姓名:王子文
生日:1982年2月28日
民族:汉
体重:40KG
身高:162cm
星座:双鱼座
血型:B型
出生地:四川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
爱好:唱歌、跳舞、写作、游泳
[编辑本段]↙出演影视↗
剧名:网球王子
电 视 台:东方卫视首播
播映日期:2008年7月25日
原著编剧:许斐刚
主 题 曲:没有彩虹的阳光
插 曲;兄弟;肩膀
片 尾 曲:年轻的战场
主要演员:秦俊杰饰演龙马、柏栩栩饰演钟国光
张殿菲饰演陈海堂、张超饰演石毅
毛方圆饰演鞠万、王传君饰演钱真智
陈泽宇饰演周助、薛皓文饰演何春龙
杨德民饰演陶成武、向鼎饰演黄觉伟
钟凯饰演王亚津、巫迪文饰演季步
张晓晨饰演关越、宋晓波饰演小波
魏斌饰演周裕、沈人杰饰演迁实
穆婷婷饰演林樱、战菁一饰演小朋
张雯饰演瞿杏、徐经纬饰演龙正南
姜鸿波饰演林绮、傅东育饰演田教练
程晓东饰演许飞刚
剧情简介:
美国少年网球大赛四连冠,被誉为天才少年的龙马,在回国后,加入以网球闻名的青学。龙马加入不久后便顺利成为青学的首位1年级正选球员,与前辈们一起参加地区预赛.....
其实龙马的父亲龙正男也曾是在世界网坛昙花一现的职网球员,在美国赢得过冠军,却因不明原因退出网坛。龙马从小在父亲近乎捉弄的态度下学习网球,对他来说网球并不是爱好,而是打败父亲的目标,因此在他心中有一个难以超越的背影。
在父亲的熏陶下,龙马也非常的热爱网球,并且拥有不错的实力。在加入青学前,他通过一场场的比赛逐渐成长为美国少年网球联赛4连冠。新学期开始,青春学院实力强劲的网球部的来了一个大一新生——龙马。虽然帮助网球部其他新生出头不被高年级欺负,不过他的态度真是拽的可以,于是很快就和前辈用比赛决胜负。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实力也确实高的惊人,引起了教练林绮和社长钟国光的注意,并破例将他选入正式队员队伍,开始了通往全国大赛的征途……
[编辑本段]建筑设计师林莹
她是美国耶鲁大学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博士;1980年20岁的林缨因设计越战纪念碑而一举成名;1999年她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2002年5月30日 她以绝对优势当选为耶鲁大学校董。
林缨是一个成功者,她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不同的元素,在这个越来越小的星球中,人类的思想应该超越地域和文化。
林樱设计的美国越战纪念碑雕塑 那还是在几年前,读林达的书时,知道美国越战纪念碑是一位华裔女建筑设计师林缨的作品。林缨就读于美国名校耶鲁这位很少可以看到她微笑的文弱女子,因一个纪念碑的设计一下子步入了知名建筑设计大师的行列。越战纪念碑尽管曾遭到越战老兵们的反对,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由当年只有21岁的不曾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外族女子设计的作品已经成为美国纪念建筑的典范。
这是林缨用砖头制作的表达海与岛的连结是一体的,海岛就是大海波浪的一个延续。也表达了她对景观艺术中自然连接的一种诉求。
林缨这位有着家族渊源的景观诗人说她喜欢简单而不繁复的东西,这一点从她最近在美国华盛顿的享利艺术馆展出的名为“规则景观”的装置艺术展的作品中可略见一斑。该馆馆长理查德 安迪斯说:“林缨具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她可以用简单的方式丶自然的材料传达出复杂而诗意的情境。”她用自然而简练制作将理想与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林缨以艺术的名义创作建筑作品,把视觉享受与环境艺术连接在一起,她常为客户进行景观设计。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在中国发现几个可以以艺术的名义去进行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呢?现在有很多艺术家投身到建筑设计中,比如何多苓,他的工作室设计的贺兰山居如果单拿出来似乎很美,但如果与周围环境相融后而俯视,便也一塌糊涂了。而从林缨的作品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些启示,我们是否可以不再作做,心平气和地去面对自然丶面对我们所居的城市与乡村,然后以一种并非高居于不可能的理想王国中的想法来规划我们的景观呢
战争的回忆,回忆的战争——林缨和“越战将士纪念碑”
郑达:美国塞福克大学(Suffolk University)英语系助理教授。
在美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场震撼全国并分歧重大的战争:第一场是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它迫使人们思考,究竟是继续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存在下去,还是争取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第二场是1861-1865年的国内战争,人们面临严峻的抉择,是南北分治丶成为两个独立政府,还是保持统一丶继续联邦的制度;第三场是1959-1975年的越南战争,它引起了长久的丶激烈的丶理性加感情的思考,它究竟是为维护正义丶捍卫自由的战争,还是一场错误政策加上愚蠢战术的噩梦。美国独立战争为世界催生了一个生命力强盛的丶崭新的国家,为了纪念领导这场战争丶继而担任首届总统的华盛顿,在首府建立了高耸入云的华盛顿纪念碑;国内战争以南军首领在谈判桌上签字投降结束,虽然南北双方死伤不计其数,国家的统一得到了维护,为了表示对解放黑奴丶坚持统一的林肯总统的敬意,在华盛顿纪念碑的前方构建了庄严丶雄伟丶典雅的林肯纪念堂;越南战争,持续16年,全美国共计270万人参战,其中,死亡人数高达58万人(其中有8位女性),30万余人受伤,为了纪念这场改变了美国的政治丶经济丶外交丶心态丶价值的战争,1982年,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附近的林荫大道(The Mall)上,建立了一座黑色的丶外观如墓碑的“越战将士纪念碑”。
“越战将士纪念碑”的发起人是一位越战退伍军人,简·斯格罗格思(Jan Scruggs)。1979年3月,当时29岁丶在劳工部工作的斯格罗格思看了反映越战的电影《猎鹿者》(The Deer Hunter),彻夜难眠,他浮想联翩,回忆起无数的战友,他突发奇想,觉得应当建立一座纪念碑,纪念所有参加越战的军人,并在上面记录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的名单。
战争的回忆,回忆的战争美国研究斯格罗格思的构想得到一部分越战退伍军人的赞同。于是,他与鲍勃·道比克(Bob Doubek)律师及杰克·惠勒(Jack Wheeler)律师等人一同组成“越战将士纪念碑基金会”,进行筹款丶组建工作。他们订立了行动目标:在1980年,获得建立纪念碑的场地;1981年,完成筹措经费的工作;1982年,建成纪念碑;1982年11月11日退伍军人节(Veterans Day),进行庆祝仪式。
但是,建立这座纪念碑难关重重。首先,越战虽已结束数年,强烈的反战运动余波未尽。社会上批评痛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反对者,听到要建立纪念碑的消息,立即表示抗议,因为纪念碑的建立,等于为阵亡的将士歌功颂德,等于对越战是一种承认和肯定。第二,退伍军人之间有赞同者,也有反对者,即使在认为应当纪念越战的人中间,也有人觉得,与其建立一座丰碑,还不如直接帮助退伍军人,做一些实实在在的益事。第三,资金问题。纪念碑基金会决定不用国家资金,靠募捐来筹款。但是,筹措数百万元资金,谈何容易。基金会向20万退伍军人发信募捐,仅2000余人回复,平均每人捐款17 39美元。扣除费用开支,所得只剩6500美元。第四,要办成此事,需要政府的支持,必须与国会等机关组织打交道。但是,要能在政府的官僚机构丶系统周旋和谈判,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斯格罗格思和其他组织者没有却步。他们一步步地努力行动。他们先择定林荫大道上靠近林肯纪念堂附近的草坪作理想的碑址。那地方附近,除了国会山庄(Capitol Hill)丶华盛顿纪念碑丶林肯纪念堂,还有白宫丶杰弗逊纪念堂丶斯密士索尼恩博物馆及其他六丶七个著名的博物馆。那是旅游中心点,而且从实际和象征意义上说,那是美国的中心点,可谓最神圣的地方。斯格罗格思在国会进行游说,得到参丶众两院的批准。1980年7月1日,卡特总统签署批准国会的法案,划出了林肯纪念堂右侧的二英亩草坪作为碑址。
接下来,基金会便开始征集纪念碑设计图案的工作。他们决定向全国发出邀请,欢迎所有人参加。甄选获得首奖的作者,可以得到2万美元奖金。结果,报名者踊跃,共2573人参加报名,至截稿期共收到1421件设计图,盛况空前,可谓美国历史上公开艺术竞赛的最大规模。这些应征的设计图如果并列成队,可长达1.3英里。
评选委员会由八位享有名望的艺术家组成。所有作品都悬挂在室内,评选委员会逐一审选。经过粗选的大量淘汰后,剩下232幅。最后,经过层层筛选,1026号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一致通过,荣获首奖。
在建筑丶艺术界尚属无名之辈的林缨(Maya Ying Lin),便是获得首奖的设计者。当时,林缨还在耶鲁大学读书。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艺术比赛。她是在耶鲁的布告栏上看到越战将士基金会征集设计图案的消息的。她跃跃欲试,但对此并不抱很大希望。在教授的鼓励下,她去华盛顿特区作了实地考察。那是11月间,秋风萧瑟,但碧天如洗。站在林荫大道上,面对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林缨的脑中立即形成了强烈的构思:建造这座纪念碑应当切开地面,并且让碑石升出地面,象征伤口的愈合。纪念碑应当类似双臂舒展,拥抱全人类。她还觉得,周围整个公园像一个具有生命的整体,纪念碑应当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应当融洽地存在其中,而不能显得突兀。她设计出草图,在班级里进行讨论。那是一道125度的“V”形黑色的墙,中间交界处最高,逐渐向两侧低斜下来。她的同学和教授都对作品的色彩和线条等方面提出了批评意见。但林缨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她的设计是“建筑形式的双关语”(Architectual Pun),不直截了当,可是有内涵,令人寻味。安吉勒斯·伯尔(Andrus Burr)教授赞同她的基本构想,但建议她应当使纪念碑的“V”形具有某种意义。他给林缨的作品打分“B”。后来,伯尔教授的作品也一起参加比赛,却名落孙山。没料到林缨却崭露头角,成了全国知名人物。
林缨在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雅典镇长大。林缨的祖父林长民是近代中国史上的知名人物。他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倡导进步和宪政体制。借用中国历史学家乔纳森·史彭斯(Jonathan Spence)的评语,林长民是一个“热情洋溢丶爱好交际丶富有浪漫情操的人”。林缨的父母于40年代从大陆来美。父亲林恒是陶瓷艺术专家,在俄亥俄大学的艺术学院任教,母亲是位诗人,在俄亥俄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林缨在这样一个兼通中西的知识分子家庭长大,自小受到高尚的艺术薰陶。尽管她出生在美国,东方的艺术丶哲理丶文学丶价值观,无形地潜移默化,影响了她。从另一方面来说,美国中西部优美的森林,旷远的田野,无际的蓝天,使她得以尽情地享受爱默森的超自然(Transcendental)的经验。她爱自由,无拘无束,感情丰富,个性独立。她上耶鲁大学,还上了建筑专业。她常常去学校附近的“园林街公墓”(The Grove Street Cemetary),漫步于肃穆和宁
静之中,细细地浏览墓碑上的文字。她说:“那儿有一座渡船船长的墓,上面刻着一艘渡船。它的线条简练丶优美。我喜欢简洁而不繁复的东西。”
林缨得首奖的消息公开之后,立即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引起争论。赞扬与批评丶支持与攻讦相并而来。
首先,关于林缨的资格问题。当时年仅21岁的林缨,越战开始时尚未诞生。她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对越战几乎一无所知。她对政治毫无兴趣,平时也不关心世事。她喜欢的是阅读现代作家沙特(Sartre)丶卡缪(Camus),或者鲍吉斯(Borges)的哲理作品。再说,林缨还是个大学生。她不拘衣着,参加
公布获奖作品的记者招待会时,她作为中心人物,却穿一条破旧的牛仔裤。许多越战退伍军人及社会公众无法接受这么一个“稚嫩”“无知”的大学生为越战树碑。
其次,林缨获奖作品的形式本身也引起争议。这座长达492英尺的纪念碑,是一件现代派艺术品,没有任何装饰,没有任何具体造型。深黑的色彩,陷入地下的碑座,与其说是一座歌颂英雄的丰碑,还不如说是一座哀伤的墓碑。其“V”形结构,令人联想到反战的“V”形和平记号。林缨还主张,在纪念碑上,除了阵亡人员的名单及“1959”和“1975”表示越战的起迄年份外,不能镌刻任何关于越战的文字,连“越南”都不能写在上面。许多人对此提出异议。积极促成越战将士纪念碑并慷慨捐赠的百万富翁洛斯·佩罗(Ross Perot)对此更是恼羞成怒,极力反对。他们都认为纪念碑用这一形式会起到贬低讽刺的作用,观者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参战将士的死亡和国家的战败,而不会想到越战将士神圣的使命和崇高的义务。再则,其形式过于抽象,属于21世纪的艺术作品,阳春白雪,不大众化。
尽管林缨坚持不让步,持反对意见者居然无视林缨的创作权,决定在碑上添加纪念越战将士的文字,并且在林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批准由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哈特(Frederick Hart)制作一座人物群雕,加在纪念碑前,作为一个具体形象化的添补。纪念碑按原定计划在1982年退伍军人节建成。两年后,哈特创作的由白人丶黑人和西班牙士兵组成的人物群雕添补在纪念碑前。林缨对此十分愤慨,她抗议说:“我无法想像任何有正义感的人会在别人的画像上加添胡子。”她对哈特的群雕不屑一顾,尖锐地批评说:“三个人这么对着世人站着——那是一种陈腐。那是一般化,是庸俗化。哈特给了你们一个形象——他是在画插图。”
第三个争论点是关于名单的排列方法。整个纪念碑由150块黑色的花岗岩石组成,每块3英寸厚,40英寸宽,8英寸到140英寸高。林缨认为,应当根据阵亡的年份丶按姓氏字母排列。她认为,如果这样排列,犹如展读一部希腊史诗,随着战事的发展,死亡人数逐渐变化。反对派则认为应当完全按姓氏字母的顺序排列,
便于索寻。但事实证明后者的意见不足取。譬如,光“史密斯”(Smith)一姓就有600人,同名同姓的“詹姆士·约翰逊”(James Johnson)多达26人。即使查到此名字,家属也分不清其中哪一个是他们要找的詹姆士·约翰逊。后来,还是根据林缨的意见进行排列,从纪念碑的中间交界处的右上部“1959年”起,向右侧发展,随后接上左侧的墙尖,向中间发展,直到中间的下部“1975年”结束。查阅这些名单,人们从中间开始,移到右侧,再回到左侧,最后重返中间。这环形的运动,似乎象征着一场战争的过程,又标志着一个新的运动的起点。
“越战将士纪念碑”,既无崇高庄严的壮观,也没有豪华的装饰。可是,它却以其朴素丶简洁,产生一种摄人心魄的奇特艺术效果。“V”形,像一座三角形墓穴的两侧,联带另外无形的第三侧,组成一个舒张丶宏伟的纪念堂。它又像两条长臂,向外延伸,一侧延及林肯纪念堂,一侧牵着华盛顿纪念碑,把三场战争联系在了一起,呼吁世人思考它们的意义。“越战将士纪念碑”并不以豪华使人瞠目,产生一种距离感;它邀请和欢迎游人,要求我们上前,凑近黑色的纪念碑,细读上面的名字。要阅读这些名字,就得沿着碑体,从倾斜的地面走下去。同时,碑体逐渐升高,产生一种向蓝色的天宇升腾的崇高感。黑体的花岗岩,光滑如镜,蓝天丶白云丶草坪丶游人,全部反映在其中。当我们面对碑体,细读上面的名字的时候,犹如面对明镜,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它与死者的名字融合成了一体。我们,作为活者,在这一瞬间,无法避免地与死者进行交流,进行反思,得到感情上的升华。
“越战将士纪念碑”像一所现代的祭祀之处。游客来这里,面对已故的亲友丶战友的名字,重温旧事,有的亲吻碑上的名字。他们在纪念碑前留下一篇祭奠的文字,一束鲜花,或者一张照片。黑色的纪念碑帮助越战军人丶家属丶亲友,以及整个社会治疗精神上的伤痕,它唤醒长期以来被压抑的痛苦的回忆,达到感情的净化。更重要的是,面对纪念碑这两侧大墙,游人开始严肃的思考,关于人生的价值,关于战争的意义,关于自由的涵义,关于社会的前途。
林缨的设计被选中,等于是一个东方血统的建筑师得到了用作品诠释一场发生在亚洲的战争的权利。此外,林缨的作品还有比这更深一层的意义,因为她用纪念碑的两侧大墙,象征性地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的世界上,是不是还有高墙的存在?在这座纪念碑的筹备丶设计丶建筑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无形的高墙,诸如男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对此,林缨没有作出诠释。她只是用艺术的形式构建了这座高墙,让我们思考,探索,寻找满意的解答。
除了年轻漂亮外,想要成为慈禧的奶妈还要符合哪三个要求?
在近代中国,一个绕不开的女人那就是慈禧太后。其掌握大清王朝权柄长达半个世纪,一生架空同治,欺压光绪,拥立宣统,玩弄大权于鼓掌之中。除了将大清逐步带入深渊,也极大的满足个人的私欲。慈禧太后极其注重养生,其中每天喝人奶就是其一大奢侈需求。而且在挑选奶妈的时候要求也是特别多,除了要年轻漂亮,还有2个奇葩要求。
首先很多人肯定会问,慈禧为何要喝人奶。其实慈禧每天坚持喝人奶是从43岁开始,当时据说慈禧生了一场大病,而太医建议慈禧喝人乳可以滋补。而慈禧服用后,身体逐渐康复,而且皮肤更润滑,更有弹性。逐渐还喜欢上这种奶香的味道,于是开始离不开了。
而为了供给慈禧喝人奶,在皇宫中,常年供养着120人的奶妈队伍。每个季度换一次,而且分为两批,其中40个是坐季奶口,固定的奶源,而还有80人叫做点卯奶口,当坐季奶口出现问题后,由点卯奶口来补上。这样能够保证奶源的正常持续供应,而对于这些奶妈,慈禧会安排专人供给饮食,为了保证质量,饮食不能吃盐和辣。
而且在取奶的时候,奶妈必须提前洗澡,不能涂抹香水之类的,因为慈禧喜欢原汁原味的奶香。而挑选奶妈那就更严格了,需要满足4个条件。一是,年轻漂亮。这个很能够理解,因为,慈禧喝人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美容养颜的。因此,慈禧相信只有年轻漂亮妈妈的奶水,才能够更好的美容养颜。所以,慈禧对年龄和长相要求很高,既要年轻有活力,又要漂亮有颜值。
二是,生过3个小孩。为什么要生过3个小孩,慈禧的解释是,生的孩子多自然是生命活力十足,奶水自然也就有味道。因此,入选条件,必须生了3个小孩的妈妈。三是,丈夫子女健康,健在。也就是不能克夫,克子,要求丈夫要活的好好的,孩子也是健康的。否则如果有什么疾病,即使再年轻漂亮,即使生育的孩子再多,也没什么用,慈禧也不敢喝。
四是,必须健康。这是基础,作为奶妈肯定不能有狐臭,口臭或者其他的异味,还要求必须保持原汁原味的奶香。所以健康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缺陷,比清末选秀还要严格。而当时京城周边的女子,也很乐意成为慈禧的奶源。因为不但可以领取高额的工资,吃住还都不花钱。最主要的是有机会接触慈禧,慈禧一下子高兴了,直接封你个官那也是很可能的。
艾青诗选年轻的母亲创作背景是什么
年轻的母亲艾青诗选赏析感情: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吟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上图为艾青
年轻的母亲
本文抒发情感与其写作方式密不可分,该书收录了中国近代著名诗人艾青50多篇诗词。其中,艾青用激情、抒情的笔法,歌颂了祖国的苦难和荒凉的乡村,赞美太阳、黎明、火把,表达了艾青对黑暗、恐惧的憎恶,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和追寻。
年轻的母亲的优秀诗句赏析
粉色的婴孩,充满了母亲的光辉,一切都平静、纯洁、神圣。
这些温馨的颜色带给人一种很好的联想,让我们重新回归到原来的宁静和美丽。艾青的诗歌通过不同的颜色,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四五十年代的社会变迁,时代的变迁,颜色的改变,这正是艾青诗歌中的“色彩”。
年轻的母亲作者艾青介绍
艾青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诗坛泰斗。在他长达五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有两个创作的高峰时期,一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新时期。
年轻的母亲创作背景
艾青的诗歌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也跨越了中国诗坛的现当代.在二战时期炮火连天的岁月里,艾青的诗歌写满了大爱和大恨,对国家母亲的热忱与对侵略者的愤恨是他创作第一时期里的两条情感主线.他对信仰的近乎儿童般固执的热忱和对世间非真非善黑暗的控诉,以及他追寻太阳和火把的脚步,都成为了残缺阴霾岁月里广大人民心中对未来渴求的慰藉.如果说兵荒马乱之中的人心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迷茫哀伤,甚至开始涣散坍塌,那么艾青和他诗作的存在就是民族精神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