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中国之最

中国之最

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国人(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国人排名)

bj0012023-09-24中国之最0

被日本人称为5大伟人之一,为何他发誓不登日本?

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历史上出现很多无数的名人,他们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因为他们在那个朝代具备了让人敬佩的能力,中国历史上伟人有些已经严重影响到海外,比如邻国日本。

虽然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还是非常认可,而且特别推崇中国古代一些名人。日本人崇拜的中国历史名人有徐福、项羽、诸葛亮、关羽、薛仁贵、王仁宇、郑成功、李鸿章等等。

那么,日本人最崇拜的一个中国人是谁呢?就是李鸿章。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人评选出了他们认为最伟大的五个人,分别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美国总统林肯、促成意大利统一的加里波第、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以及中国的李鸿章。

而且李鸿章名列第三,居伊藤博文之上。那么,当时的日本人为什么会觉得李鸿章厉害呢?

事实上,在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眼中李鸿章所做的事情,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李鸿章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成为他们心中的世界五大伟人之一。

其实,日本人的这一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及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不失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人。其生平年表可简述为:少年科举、壮年戎军、中年封疆、晚年洋务,权倾一时。

公元1864年,41岁,李鸿章被赐封一等伯爵。公元1866年,43岁,李鸿章剿捻有功,获赏黄马褂。公元1868年,45岁,官升为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封疆大吏。公元1870年,47岁,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是大清9位封疆大臣之首。公元1873年,50岁,李鸿章正式补授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全大清汉官之首。在整个大清,汉人能把官做到极致的,也只有李鸿章一人。

而且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中坚人物,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

李鸿章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起来的步兵队和洋炮队;兴办了中国第一家大型综合工业企业——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外文翻译;派出了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电报局;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远洋海军;也是中国第一面国旗的创议者;创造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织布局;还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旅顺海军基地。

但风雨欲来,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单靠李鸿章这样的权臣孤身支撑,又怎么能够支撑得住?

而且随后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让李鸿章辛辛苦苦的洋务运动,功亏一篑,尤其是李鸿章辛苦打造的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此战过后,李鸿章恨透了日本人。《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伊藤博文的咄咄逼人,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的枪子,更加剧了李鸿章对日本的痛恨。

公元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完后,73岁的李鸿章带着一身疲惫和那颗耻辱的砂弹启程回国,船离开日本土地那一刻。李鸿章十分气愤地对身边人说 :

“老夫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国土!”这屈辱,他真的受够了!

而日后李鸿章巡游世界,真的再也没踏入日本。

公元1896年3月28日,从上海出发,历时190天,直到10月3日回到天津,整整半年多。其间,经过四大洲,横渡三大洋,水陆行程9万多里,访问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等8个国家,尤其是欧美五大强国:俄、德、英、法、美。他是清代大臣中第一个进行环球访问的外交特使。

就是没有日本,可见李鸿章是多么憎恨日本。当然,甲午战争的失败,也让李鸿章在日本人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img]

盘点对日本影响深远的4个中国人,王阳明和魏源都位列其中吗?

《王阳明全集》传入日本后,推动日本的明治维新,而且还影响整整的几代日本人。包括现在的稻盛和夫等等企业家。日本人最为崇拜的5个中国人,王阳明还排在第三位!

第五名:郑成功

被日本人誉为“国姓爷”,奉为“民族英雄”,很少人知道郑成功的母亲是个日本人(田川贞子)。在日本作家近松门左卫门的《国姓爷合战》,给郑成功起了一个日文名字“和藤内”。这出戏连续3年在日本上演不衰,观众多达20多万人次。

日本长崎县平户市,每年(郑成功诞辰),还会举行祭典活动,郑成功俨然成了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第四名:朱舜水

朱舜水垫定了日本的儒学的基础,清兵入关后,他和郑成功一起反清复明,可惜失败。

朱舜水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

日本德川光国亲执弟子礼,竭诚尽敬。德川光国认为朱之瑜年高德重,不敢直接称名称字,要他取一名号以称呼。朱之瑜就以故乡“舜水”为号。

朱舜水“实理实学”的思想,对日本的水户学及其明治维新运动都有深刻影响。有人甚至说,朱舜水先生不仅是明治维新思想的先驱,也是日本水户学派的开山鼻祖。

朱舜水至今仍然受到日本人民尊敬,他的遗著珍藏在日本博物馆。逝世的地方(今东京大学内)立有“朱舜水终焉之地”的标碑。

第三名:王阳明

王阳明对日本影响人尽皆知,最有名的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

东乡平八郎大胜俄国舰队,日本天皇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宴会上,众人一片夸赞,八郎默不作声,默默拿出自己的腰牌,秀给大家看,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日本人仅靠王阳明的一部《心学》,就推翻了500多年的封建幕府统治,成功实现了明治维新,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的过度。

第二名:诸葛亮

日本的《周刊文春》做了100个名人的调查,其中诸葛亮排28名,孔子排87名。

日本的三国文化,可以从日本的游戏看出,而他们还以《三国演义》为蓝本,自己搞了一个《三国志》,成为政商人士必科目。诸葛亮已经被日本神化。

日本人对诸葛亮念念不忘的原因,想必也正在“魂”上。林田慎之助教授之所以用“花”来描述诸葛亮的一生,其实充满了正统“士表”的悲剧色彩。

第一名:徐福

徐福是秦朝的方士,卓越的炼丹专家,方士中的战斗机。

传说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还有千余精锐配备强弓劲弩的甲士随行,携带各种作物种子以及其他物资,共计六千余人,东渡到日本。后定居下来。

徐福把秦代的文明带入了日本,大大促进了当时日本社会的发展,甚至在日本,有言之为开国者神武天皇,或者自称是徐福的后羿。

为啥朱舜水可以超越王阳明,成为日本最受尊敬的中国人?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历史上,中日曾友好共处,也多次爆发过战争。不过,抛开二者之间的恩恩怨怨,日本无疑是东亚文化圈中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国家,时至今日,他们的很多文化习俗还是延续着古代中国的模样,如茶道、文字、传统服饰等等。

因为自古以来就接受中华文化的输入,日本人对古代的中国怀有很深的敬意,并对很多中国历史人物顶礼膜拜。举例来说,随着《三国演义》在日本收获巨大人气,书中的曹操、诸葛亮等人物就都被日本人民所喜爱。

不过,要说日本人最爱戴的,其实还是对他们民族发展有帮助的中国人,而日本人心目中最尊敬的四个中国人里,有的是大名鼎鼎,有的在本国却没什么名气,那么,他们分别是谁呢?

徐福

首先,日本人最尊敬的中国人便是传说中奉秦始皇旨意出海求取仙药,结果来到日本的方士徐福。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都是从外界传来的,而徐福出航的时间,恰好和日本古代史上一次文明的进步时间相符。隋朝时,隋炀帝曾派遣裴世清出使日本,他在日本九州岛一带看到了一个风俗和秦朝人相似的王国,便认为这便是当年徐福渡海后定居的地方。

作为中日交流的桥梁,徐福是否真的到过并定居日本其实并不重要,他象征的是古代无数东渡日本,促进中日两地文化交流的使者。1975年,日本三笠宫崇仁亲王曾经表示:"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而2002年和2007年,日本前首相羽田孜还曾两度前往徐福故里祭拜,称他是"日中友好始祖",这些都是日本人对徐福敬意的体现。

魏源

排在第二位的,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清代思想家魏源,他曾经受林则徐的嘱托编写《海国图志》,将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历史地理等内容记载于其中,希望能够带给国人启蒙。然而,当时的中国人民在清政府的压迫和封建统治下被蒙蔽了双眼,没能意识到这本书的重要性。

十余年之后,《海国图志》在机缘巧合之下被传入了日本,这本介绍了西方社会方方面面的书籍顿时让也是刚刚遭受侵略的日本人眼前一亮。

很快,《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多次再版,成为了进步人士几乎人手一本的读物。学者井上靖就表示:"幕府末期日本学者文化人等……例如,横井小楠的思想起了革命,倾向开国主义,其契机是读了中国的《海国图志》。"此书帮助日本社会解放了思想,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也对不久后发生的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其作者魏源也就被日本人尊为了启蒙老师。

王阳明

第三位受日本尊敬的中国人也和明治维新有关,他就是著名思想家,心学宗师王阳明。

作为我国明朝著名历史人物,王阳明堪称全才,他在哲学方面提倡"知行合一",也就是钻研事物的道理并将其付诸实践。这一思想看似简单,实际上内涵丰富,在近代对中日两国政治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著名哲学家高濑武次郎就曾经表示:"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据说,因为王阳明学问高深、用兵如神,在日本有着"军神"之称的东乡平八郎在腰牌上刻着"一生低首拜阳明",提醒自己时刻向他学习。

总之,王阳明的学说激励了一心改革的日本人民,让他们坚定了维新图强的信念。

朱之瑜

最后,让日本人十分敬佩的还有明朝遗民朱之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朱舜水。

清兵南下时,原本淡泊名利,多次拒绝朝廷征召的朱舜水投身于抗清斗争,可惜当时的明朝残余势力回天乏术,于是他只好于永历十三年(1659)选择了离开祖国前往东瀛,以保全自己的名节。来到日本后,朱舜水本欲购置一些田地从事耕作,但大将军德川家纲的叔父德川光圀听说有儒学大师来到日本,当即派人聘请朱舜水为国师。

在日本,精通儒学的朱舜水成为了达官显宦们争相请教的对象,但他为了牢记心中的国仇家恨,便始终居住在陋室,且保持着明代的衣冠礼数。永历三十五年(1681),朱舜水在大阪病故,他临死前仍不忘让人把墓碑修建成明朝样式。

后来,人们还发现了他为兴复大明积攒的三千余两金子。朱舜水拥有高深的学问和高尚的气节,这也是他被日本人尊敬和爱戴的原因。

日本人最崇拜的3个中国人,猜一猜都有谁

作为中国周边的邻国之一,日本自古以来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以至于有人说“了解中国唐朝去东京”的说法,日本和我们同属汉文化圈,因而日本文化中有许多东西与我们有关。

日本有一家电视台曾经做过一个测试,举行了一个网络电视投票活动,选出日本人心目中最崇拜的20个人,然而在这20个人当中,除了我们熟知的日本名人外,还有几个少数的中国人,但是要让大家去猜测的话,不一定能猜的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这个三个人分别是诸葛亮、曹操和项羽。

1、曹操

在很多日本人眼中,曹操是一代枭雄,有勇有谋,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是三国中最厉害的人物之一。

2、诸葛亮

诸葛亮就更不用说,无论是在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眼中,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大家向往的目标。

3、项羽

相较于上面的两位,项羽是一个失败者,但是我们向来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虽然败给了刘邦,落下一个乌江自刎的结局,但是丝毫不影响在日本人心中的形象。

大家都知道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一个力量型的人物,而日本人则是向往力量的民族,特别是在武士道流行的时代里,项羽是每一个武士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