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亚尼的死者之书(亚尼的死者之书的创作背景)

bj0012023-10-28奇闻异事0

世界三大博物馆是哪三个?各个镇馆之宝是什么?

是四大博物馆,分别是: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镇馆之宝: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亚尼的死者之书》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镇馆之宝:德加《舞蹈教室》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镇馆之宝: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和《圣家族》、荷兰伦勃朗的《浪子回头》。

拓展资料:

英国博物馆

世界上第一座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

早在1753年,英国的一位内科医生、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逝世前留下遗嘱,将他个人收藏的71000件个人藏品及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等全部捐赠给国家。国家接受了他的赠品,并于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馆。

博物馆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书籍、手抄本、关于某些文物的自然标本(包括钱币、徽章、版画和素描)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种志等组成。1757年,国王乔治二世向博物馆捐献了英国君主“老王室图书馆”的藏书。

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所有“好学求知的人”都可免费进入。

此后,馆藏品日益丰富,政府对此也进行多次扩建,到19世纪早期,博物馆已拥有许多知名度很高的藏品,包括罗塞塔石碑、汤利的古典雕塑收藏品和帕特侬神庙雕塑等。

1823年,乔治四世将其父亲的图书馆即国王图书馆作为礼物捐赠给国家,促使建造了现今由罗伯特·斯默克爵士设计的四边形大楼。1824年,博物馆在最初建成的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

1851年,奥古斯塔斯·沃拉斯顿·弗兰克斯爵士被委派到博物馆,负责收藏管理英国和中古世纪史料的人。弗兰克斯向新的领域扩大收藏,不仅收集英国和中世纪的古物,还收集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史前史、人种学和考古学的资料,以及亚洲艺术品和其它的文物,从而使博物馆馆藏内容更加丰富。为了给博物馆中日益增多的藏品提供更多的空间,19世纪80年代自然历史类收藏品被转移到南肯辛顿区的新馆(即现在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专门收集考古文物。

1900年,博物馆再次重新划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的大英图书馆,并成为大英博物馆的一部分。

21世纪初期,博物馆继续扩建公共建筑,在2008年和2009年相继建成开放了4个新的永久展馆,其中包括中国陶器馆和珀西瓦尔·大卫德收藏馆。目前,博物馆正筹备下一个主要建筑项目——世界保护与展览中心。

参考资料:世界四大博物馆百度百科

亚尼的死者之书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可以去到天堂,但只有虔诚善良的人才有资格。

按照习俗,死者在通向复活之路时,必须于棺木中放置《死者之书》。《死者之书》是一个绘制在纸莎草上的画卷,可长可短。有名的《亚尼的死者之书》,亚尼是古埃及的一个大祭司。在他的死者之书上:死者的灵魂离开肉体,灵魂在守护神阿努比斯引导下,通过地狱及黑暗的炼狱,来到诸神及审判官前,并从冥界之门来到冥王奥西里斯面前,进行“秤心仪式”,然后搭乘太阳船,驶向复活之路,并在来世过着与今生一样的美好生活。

画卷的人物描绘地非常细致,——看出他们画画的精细。

在《亚尼的死者之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秤心仪式”。亚尼和妻子来到奥西里斯面前,接受审判。奥西里斯的面前有一架天平,天平两端,一边放着亚尼的心脏,一边放着代表公平的“羽毛”。阿努比斯正在调拨着天平,检查是否平衡。如果心脏和羽毛重量相当,那这个人就可以升上天堂,得到永生;如果心脏比羽毛重,说明这个人有罪,将会被打入地狱,被魔鬼吃掉。奥西里斯根据秤心结果,判决死者是否能够复活。

有意思的是,在几乎所有法老和贵族们的死者之书上,天平都是平衡的,说明宗教在当时已经为有权有势的人所控制,社会已经出现了阶级。

古埃及人留下了死者之书,还有木乃伊,还有金字塔,它们的内里一脉相承。

�)Ѹ��

亚尼的死者之书的简介

《亚尼的死者之书》,创作于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这幅画作为陪葬品放在亚尼的墓中,全长二十四公尺,用长达六十章的篇幅,描绘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约定事项。本书截取亚尼在死者之国接受生前善行和恶性审判的一段,为整卷画作中最精彩的部分。收藏家佛里斯班士于1887年在尼罗河中游克索西岸的墓室中发现,是众多以草纸记录的《死者之书》当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称为古埃及美术中至于极致的作品,也是古埃及生死观的明白表现。所谓《死者之书》,及记载死者为获永生所必经的各种磨练、审判、所需的咒文以及到最后获得永生的画卷,通常以草纸绘成。

埃及死者在通向复活之路时,必须于棺木中置放《死者之书》。死者之书大部分以纸莎草写成,记录死者生平好恶,以及奥西里斯的审判等情节。

“死者之书”的基本历程为:离开肉体的“卡”或“巴”,在阿努比斯带领下,通过地狱及黑暗的试炼,来到诸神及审判官前,通过冥界之门,来到“冥神”奥西里斯面前,进行“秤心仪式”,随后搭乘太阳船,航向复活之路,并在来世过著与今生一样的美好生活。

大英博物馆镇馆三宝是什么?

1、埃及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该藏品是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高1.14米,宽0.73 米,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2、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 (Elgin Marbles)

埃尔金大理石雕塑(Elgin Marbles)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馆藏品之一,有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称。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买下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建筑装饰和雕刻,并切割后运回英国。1816年英国王室花3.5万英镑买下,放在大英博物馆,从那以后的200多年来,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成为该馆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

3、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2002年曾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当时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

大英博物馆著名的东东

馆藏精品: 罗塞塔石碑,帕特农神庙石雕,拉美西斯二世头像

著名的藏品

大英博物馆藏道教人物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展出的文物

元代鳜鱼图案青花瓷盘 埃及罗塞塔碑(Rosetta Stone,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抢来的。)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1816年通过割地赔款获得,希腊人目前要求归还,但英国人不还) 法老阿孟霍普特三世头像(Amenhotep)(1823年购得) 拉美西斯二世头像(Ramesses)(1818年由英国驻埃及总领事捐献,是割地赔款时拿的) 弗兰克斯首饰盒(Franks)(1867年获得,是割地赔款时拿的) 波特兰花瓶(Portland Vase) 夏洛蒂·勃朗特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追求教授写的的情书, 夏洛蒂·勃朗特当家教时追求有妇之夫的教授的情书。 夏洛蒂·勃朗特谩骂简奥斯丁的信笺原稿。 夏洛蒂·勃朗特在报纸上与众三流写手对骂的照片 古埃及艺术品是大英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其数量仅次于埃及博物馆,拥有大量精品,如著名的罗赛塔石碑、亚尼的死亡

大英博物馆一隅

之书、拉美西斯二世胸像等,是古埃及艺术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希腊罗马部的收藏是另一个亮点。来自于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命运三女神雕像群、帕特农神庙建筑遗迹,均为大英博物馆最令人神往的艺术珍品。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如中国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贵的为《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商朝铜尊为两只连体的绵羊,中间驮着一个圆形的尊筒,造型非常美观、精巧。还有一只宋朝的瓷酒壶,底座和责周围是一朵荷花,壶盖上坐着一只狮子,更是难得的珍品。博物馆后门的两只大石狮也是从中国运去的。编辑本段镇馆之宝

「亚尼的死者之书」(公元前1300~1200年)通常为长卷形式,依财富多寡,分成数个,甚至更多的段落。流传至今最有名

死者之书

的为「亚尼的死者之书」,最有名的段落则是「秤心仪式」。编辑本段罗塞塔石碑

高1.14米,宽0.73米,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

罗赛达石碑

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罗塞塔石碑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编辑本段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

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然而,这仅仅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别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 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 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2002年曾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当时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 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 1856年到1932年间,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达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其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的文物最多。

亚尼的死者之书的介绍

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亚尼的死者之书》,公元前1300~1200年

「死者之书」通常为长卷形式,依财富多寡,分成数个,甚至更多的段落。流传至今最有名的为「亚尼的死者之书」,最有名的段落则是「秤心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