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百慕大三角之谜(百慕大三角之谜真相破解了吗)

bj0012023-10-02奇闻异事0

百慕大三角之谜真相是什么?

说起全世界最神秘莫测的海域---百慕大魔鬼三角,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百年来,无数船只、还有数架飞机在这片海区沉没、消失,成为大西洋上闻名遐迩的肇事区。

1964年,美国记者格季斯首次将它称为“百慕大三角区”然而,地球上的“百幕大”并非是独一无二的,例如,在日本、菲律宾群岛以北、关岛以西,就有一个所谓的“魔鬼海区”,其纬度大致与百慕大海区相同。那里也一直发生轮船和飞机的神秘失踪事件。此外,还有所谓的“地狱角”、“沉船港”等类似的危险海区。但最知名者,还数百慕大魔鬼三角海区。

元凶是飓风还是暖流?

那么,这些出事海区肇事的元凶究竟是谁呢?最初人们认为是海上旋风或飓风,它们的时速可达数百公里。但奇怪的是,失踪的船和飞机往往直到事发前还在报告“天气良好”、“正快速驶往目的地”。于是又有人归咎于大西洋上的墨西哥湾暖流和太平洋上的台湾暖流。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以上说法未免过于单一了点。又有人认为百慕大魔鬼海区的作祟者是火山喷发或海底黑洞,但下述现象却又难自圆其说。

如1976年,“格特”号远洋轮驶经百慕大海区时,遇上了怪事。“那次是从古巴返航。”船长皮克维奇回忆道,“我看到夜空中不断跳跃着闪电,但当时并没有打雷。当时,闪电频繁,将周围映得一片通亮,实在令人吃惊。特别是船桅上的天线因反射而白光闪闪。”

另一个目击者谢普尼亚克在该海区见到过一片可怕的鸟云,鸟云的边缘闪着金黄色的火球,但当时并无炸雷。一会儿,火球消失了。据此,有的科学家认为,造成这些神秘悲剧的原因是游荡于地球上空的强大的离散电流。某些飞临百幕大上空的飞行员,往往发现一些异常的现象:机翼闪光,仪表停止工作,通讯联系中断,乃至飞机不明其理地冒出白烟而烧毁。

还有人则更进一步地认为,归根结底是太阳上的磁暴引起了这些祸端。实际上,所谓“魔鬼海区”的磁场强度也确实是变化激烈的。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在百慕大海区存在着足够强大的重力场和磁力场,促使水和空气剧烈动荡,并进而影响全球的气象。同时,这里还是飓风和海啸的策源地。那么,这种假设是否能成立呢?

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分析

日月星辰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在空间排列成一直线时,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就会因叠加而达到最大。这时,地壳薄的地方就会隆起,大陆板块间的裂隙就会绽开。于是,海底的火山就会吹发夹带若水、气、岩浆冲出海面,形成长拖裙状水柱,同时引起火山周围磁场发生变化。而百慕大海区的纬度位置适逢板块接壤的地壳脆弱地区。

此外,海水的含盐量因纬度而异,而含盐量的多寡又直接影响到海水密度的大小。总而言之,近赤道地区海水的密度最小,而南极洲沿岸海区海水的密度最高。专家们在设计海轮的吃水线时,依据的是平均海水密度,即每升海水含盐35克。但是,当海水饱含火山喷发后所产生的热气和热灰后,密度就会猛降,以致海轮迅速沉没于汪洋深渊之中。

众所周知,海底火山喷发常常会引起海啸,同时,在火山喷发口上还会产生电流和振幅较宽的电磁辐射。其中部分辐射会被海水吸收,而大量的辐射则会穿过大气层向空间扩散。因海水中溶解有大量的盐类物质,所以是极好的电解液,水下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电流和电磁辐射能轻易地通过海水层到达海面。

对辐射最敏感的是海洋动物,它们急于逃命,往往惊慌失措地蹦到海滩上。事实上,人们也多次在“魔鬼海区”沿岸发现大群的海洋动物。

同样,辐射波,特别是紫外线、超声波、次声波和X射线对人体也是有害的。警如,低于16Hz的次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5倍,人耳虽听不见它,但它却能击穿人耳的鼓膜,摧毁人的神经和内脏器官。当高于20kHz的超声波大量透过活体组织时,会损坏细胞膜,使人和动物瞬间死亡。

另外,在“魔鬼海区”出事的船或飞机周围往往裹胁着淡白色的烟雾,除了水蒸汽外,还有就是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和灰烬。置身于这样的烟雾中,还怎么能分辨仪表、判断方向呢?于是,飞机也好,轮船也好,无疑是厄运难逃了。或许这就是百慕大海区事故最接近科学真相的解释!

[img]

百慕大三角洲之谜

慕大三角洲之谜的最新答案 “海怪”、“UFO”、“心灵感应”、“时空弯曲”等不寻常的现象。形成了科学界长久不解的“百慕大三角”谜团。虽然百慕大之密至今没有彻底解决、但现在已经有了最为合理的解释。 所谓百慕大三角,指北起百幕大群岛,西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一个三角形海域。从1945年开始,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都在这里神秘地失踪。现在。百慕大三角已经成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种失踪事件的代名词。 百慕大三角之谜自出现以来就众说纷纭,一些百慕大三角的旅行者们每次惊险回归后都报道了他们有关电磁的古怪经历,他们乘坐的船或者飞机会被一种奇怪的蒸汽所吞没,尔后所有的仪器都失灵、紊乱,莫名其妙的雾会在整个海面上升起,而当时的自然天气都不可能产生雾,也没有任何理由来解释这些失常情况。但现在已经出现了最为合理的解释,这个解释是由加拿大物理爱好者哈奇森提出的。 谁让物体飞了起来? 哈奇森是加拿大的一个业余物理爱好者,他喜欢鼓捣一些奇怪的科学实验,他的家里摆满了实验用品。他可能与很多奇思妙想的科幻电影主角相似,唯一的不同只是,他这个人物并不是虚构的,他的实验也不是。 一天,哈奇森正在研究泰斯拉纵波(尼古拉.泰斯拉,无线电之父)。由于实验场地有限,那些用来发射电磁场和波的设备,比如泰斯拉线圈、高频发生器等等,只能勉强塞入到一个小屋子里。哈奇森把所有机器都打开,然后安静地等待着他的实验结果。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哈奇森突然感到有个东西落在肩膀上,他斜眼一看,是块金属片,他也没怎么在意,把那金属片扔了回去,它却又飞了过来,打在他身上!这时哈奇森再观察屋里的具它动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铁棒竟然飞了起来,在空中悬浮了一秒钟,然后“砰”的一声,又摔到了地上! 发生了什么? 为了搞清楚真相,哈奇森一次次地重复他的实验,又有令人惊骇的现象发生。比如,物体持续飘浮起来,像木头、塑料、泡沫塑料、铜、锌,它们会在空中盘旋,来回穿梭,形成漩涡并且不断升起,甚至有些物体会以惊人的速度自动抛出,撞击到人身上。 但这样的魔幻效应并不是时时都发生的,有时需要静静地等上好几天的时间才能看到一次,而在大多数时间里,没有任何异常状况发生。后来,通过对仪器不断地变换位置,比如光谱分析器,磁力计、盖格计数器(盖格计数器其实是辐射探测器的一种,可用来测量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等仪器,哈奇森终于摸透了魔幻效应的“脾性”,可以很快制造出魔幻效应了。 新奇现象接蹭而来 进一步的实验还发现:由水泥和石头堆砌起来的屋子周围会突然起火,镜子自己碎裂,碎片能飞到100米之外!金属会卷曲、破裂,甚至会碎成面包屑状的粉末,不同的金属可以在室温下熔合在一起,有的金属可以变成果冻或泥的状态,当仪器所产生的磁场被撤走后,它们会重新变硬,空中出现光束,紧接着无数光环显现,与此同时,容器中的水开始打旋…… 真是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无数人都争抢着去看哈奇森的实验。哈奇森还向人们展示了无数实验中留下的样品——那些被“劈”开的金属、被弯曲了的粗大钢条,从铝块中冒出来的硬币…… 上述这些奇特的现象就被称为“哈奇森效应”,哈奇森猜测,这种效应就是那些实验仪器的古怪组合而导致的,它们发射出的电磁波互相干涉,产生出某种奇特的能量,这些能量在某些特别的区域交叠,在这些区域中,物体会飘浮起来,多种材料会变形,物体还会莫名其妙地消失…… 但如此微弱的电磁力为何能够产生这般强大的力量?有些科学家猜测,哈奇森是在无意中“触碰”到了“零点能”,此能量由物质在绝对零度时表现的振动而得名。最近的研究表明,有一种没有任何实物粒子的物质状态,叫“量子真空”,其场的总能量处于最低,这是一切物质运动及能量场的最初始状态,这样的状态具有无限变化的潜在能力。“零点能”就是由量子真空中的粒子和反粒子不断出现和湮灭产生的;据推测,量子真空中,每立方厘米包含的能量密度有1013焦耳,足以在瞬间烧干地球上所有海洋的水分!既然能产生这么大的能量,我们就不难想象哈奇森效应产生的种种奇异现象了。相比之下,“消失”、“瓦解”等原先曾让我们人类惊恐万分的现象简直不值一提!

百慕大三角之谜是什么?

百慕大三角地处北美佛罗里达半岛东南部,具体是指由百慕大群岛、美国的迈阿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三点连线形成的一个东大西洋三角地带,每边长约2000千米。由于这片海域常发生人们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或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及推理方式难以解释的超常现象,因而到了近现代时,它已成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种失踪事件的代名词。

在1950年最先提及百慕大三角的失踪事件,作为美联社有线服务的花边新闻,是关于近来船只的失踪情况的,Jones的报道记录了该地区的舰艇和飞机的神秘失踪事件,并将事件归咎于“魔鬼三角”,随后,作者George X. Sand在1952年也将事件报道,概述了几宗不可思议的船队失踪事件,刊登于《命运》杂志,但“百慕大三角”(Bermuda Triangle)一词却一直到1964年才被Vincent Gaddis的一篇文章里首次使用,刊登于《大商船队》杂志。

百慕大三角位于大西洋西侧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海峡和大安的列斯群岛东端的波多黎各岛之间。大部分位于北纬20°~30°之间,属于北热带。这里全年主要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东北信风。夏秋多热带飓风,狂风怒吼,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墙,还经常可以遇到海龙卷,它能把海水吸到几千米的高空,给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阴影。

而且,百慕大三角正处在南、北美之间地壳断裂带的北缘,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海底地形十分复杂。百慕大三角的下面,大部分是深达6000米以下的北亚美利加海盆;北部是突起于四周深海盆的百慕大海台,西和西南侧是靠近大陆和群岛的广阔的大陆架,南端是深达9215米的波多黎各海沟。

百慕大三角之谜

指的是在百慕大三角发生的一系列奇异事件。

所谓百慕大三角,指北起百慕大群岛,西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一个三角形海域。据称经常发生超自然现象及违反物理定律的事件,面积约116万平方公里。从1945年开始,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都在这里神秘失踪。现在,百慕大三角已经成为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种失踪事件的代名词。

百慕大三角之谜自出现以来就众说纷纭,一些百慕大三角的旅行者们每次惊险回归后就报道了他们有关电磁的古怪经历:他们乘坐的船或者飞机会被一种奇怪的蒸汽所吞没,而后所有的仪器都失灵、紊乱了,莫名其妙的雾会在整个海面上升起,而当时的自然天气都不可能产生雾,也没有任何理由来解释这些电磁失常情况。百慕大三角之谜

这种反常现象被后人百般猜测,把原因归结为“海怪”、UFO、心灵感应、时空弯曲等等,也有人认为,百慕大之谜并不存在,这些神秘事件肯定是那些无聊的术士们在宣扬他们超自然的思想。可人们似乎没有对一个事实太在意:这些事故的经历者都是富有经验的领航员、船长,甚至是海岸巡逻队的队员。

这些不寻常的现象形成了科学界长久不解的“百慕大三角”谜团,展示大自然中不为人类所知的神秘一面。

虽然百慕大之谜至今没有彻底解决,但现在已经出现了最为合理的解释,这个解释是由加拿大物理爱好者哈奇森提出的。在他进行的多次电磁方面的实验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离奇现象,这些离奇现象与百慕大三角报道中出现的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哈奇森相信,百慕大之谜与电磁有关。

折叠谁让物体飞了起来?

哈奇森是加拿大的一个业余物理爱好者,他喜欢鼓捣一些奇怪的科学实验,他的家里摆满了实验用品。他可能与很多奇思妙想的科幻电影主角相似,唯一的不同只是,他这个人物并不是虚构的,他的实验也不是。

1979年的一天,哈奇森正在研究泰斯拉纵波(尼古拉·特斯拉,无线电之父)。由于实验场地有限,那些用来发射电磁场和波的设备,比如泰斯拉线圈、高频发生器等等,只能勉强塞入到一个小屋子里。哈奇森把所有机器都打开,然后安静地等待着他的实验结果。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哈奇森突然感到有个东西落在肩膀上,他斜眼一看,是块金属片,他也没怎么在意,把那金属片扔了回去,它却又飞了过来,打在他身上!这时哈奇森再观察屋里的其它动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铁棒竟然飞了起来,在空中悬浮了一秒钟,然后“砰”的一声,又摔到了地上!

折叠发生了什么?

为了搞清楚真相,哈奇森一次次地重复他的实验,又有令人惊骇的现象发生。比如:物体持续飘浮起来,像木头、塑料、泡沫塑料、铜、锌,它们会在空中盘旋,来回穿梭,形成旋涡并且不断升起,甚至有些物体会以惊人的速度自动抛出,撞击到人身上。

但这样的魔幻效应并不是时时都发生的,有时需要静静地等上好几天的时间才能看到一次,而在大多数时间里,没有任何异常状况发生。后来,通过对仪器不断地变换位置,比如光谱分析器、磁力计、盖格计数器(盖格计数器其实是辐射探测器的一种,可用来测量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等仪器,哈奇森终于摸透了魔幻效应的“脾性”,可以很快制造出魔幻效应了。

折叠新奇现象接踵而来

进一步的实验还发现:由水泥和石头堆砌起来的屋子周围会突然起火;镜子自己碎裂,碎片能飞到100米之外!金属会卷曲、破裂,甚至会碎成面包屑状的粉末;不同的金属可以在室温下熔合在一起,有的金属可以变成果冻或泥的状态,当仪器所产生的场被撤走后,它们会重新变硬;空中出现光束,紧接着无数光环显现,与此同时,容器中的水开始打旋……

真是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无数人都争抢着去看哈奇森的实验。哈奇森还向人们展示了无数实验中留下的样品——那些被“劈”开的金属、被弯曲了的粗大钢条、从铝块中冒出来的硬币……

上述这些奇特的现象就被称为“哈奇森效应”,哈奇森猜测,这种效应就是那些实验仪器的古怪组合而导致的,它们发射出的电磁波互相干涉,产生出某种奇特的能量,这些能量在某些特别的区域交叠,在这些区域中,物体会飘浮起来,多种材料会变形,物体还会莫名其妙地消失……

但如此微弱的电磁力为何能够产生这般强大的力量?按照传统的知识经验,人们以为那么一点力并不会产生任何值得称道的结果。因此,有些科学家猜测,哈奇森是在无意中“触碰”到了“零点能”,此能量由物质在绝对零度时表现的振动而得名。最近的研究表明,有一种没有任何实物粒子的物质状态,叫“量子真空”,其场的总能量处于最低,这是一切物质运动及能量场的最初始状态,这样的状态具有无限变化的潜在能力。零点能就是由量子真空中的粒子和和反粒子不断出现和湮灭产生的。据推测,量子真空中,每立方厘米包含的能量密度有1013焦耳,足以在瞬间烧干地球上所有海洋的水分!既然能产生这么大的能量,我们就不难想象哈奇森效应产生的种种奇异现象了。相比之下,“消失”、“瓦解”等原先曾让我们人类惊恐万分的现象简直不值一提!

折叠但是零点能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呢?

一触即发的“零点能”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一位美国发明家泰德?盖革农,他发现每个电子都具有一种独特的电磁频率,如果通过某些方法,让电子都应用相同的频率,物质本身可以在此过程中发生改变。

这样看来,在哈奇森效应中,零点能是由于空间电磁场的相互交织和影响而被激发出来的。如果把某个物体暴露在各种电磁场相互交织的地方,其实就相当于在尽可能地破坏物体的电子轨道。如果其中一个电磁场的频率与这个物体中某些电子的电磁频率相同,就形成了共振,使得量子真空中最低能量的零点能被激发出来,产生了强大的破坏力。

在哈奇森的实验中,当他把电磁能量调得更大,产生更多的共振,金属键外层的电子轨道就会被共振所破坏,导致金属原子不停地振荡,结果,原子之间的固有框架开始动摇,整个金属也就形成了一种柔软的、颤巍巍的“金属果冻”,这情形看起来就像金属在正常的室温下自动熔化了。

当电磁场被撤走后,金属块开始从瞬间“噩梦”般的躁动中冷静下来,“风平浪静”了,金属键开始在邻近的原子之间再度形成,原子之间重新两两“握手”,形成稳固的扭曲的形状。这正是我们看到的哈奇森效应。

实际上,哈奇森发展了一种新形式的电化学,就是通过改变电子轨道的共振频率,来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盖革农的阐释,我们就可以把难以想象的神奇而复杂的实现哈奇森效应的手段变为简单的解释——合乎经典物理学的解释。

运用这些共振频率,你就可以操作哈奇森使用的仪器,学到以下有趣的技艺:你可以把物体里的化学键变得更强些,增大整个材料的强度和耐受力,或者相反,你可以让化学键变得弱一些,可能就让一块铁在室温下变成一堆粉末。

还有别的呢:通过适当调节频率,你可以让一种物质表现得如同另外一种物质,或者可能表现出我们至今从未见过的性质:模仿自然界中从未存在过的原子、元素和化合物。如果一块钢铁模仿了一片羽毛,那么它飞起来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电磁能布满空间

在哈奇森效应之前,我们知道一个著名的“消失”实验——1943年的费城实验。据说,“爱尔德里奇”号驱逐舰安装了“隐形发生器”。试验开始后,这艘驱逐舰便从人们的视野中和雷达屏幕上消失,就好像是完全消失在另一维空间,过了一会儿军舰才重新出现。

费城实验的理论基础是爱因斯坦的统一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引力和电磁是相连、相通的,就像质量和能量通过质能公式联系起来一样。证明统一场理论是爱因斯坦一生最后的愿望,虽然他从没有最后解决统一场理论,但是费城实验的结果却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些什么。

如果爱因斯坦是对的,那么时间、空间,然后物质,都是相互关联的。而我们知道有件东西是整个宇宙所共有的——电磁能。

当你看着一个面包圈时,首先看到的是面包外圈,还是中间的空洞?这是个心理题,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视角理解哈奇森效应。按照我们现有的物理学知识,哈奇森效应不可思议,这可能因为我们总是把目光聚焦在面包外圈上,忽略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空虚”部分——空间,以及充斥其中的电磁能。哈奇森当然不是第一个知道电磁的人,但是他的实验让人们把种种奇异事件的解释目光集中到了他所使用的所有设备的唯一产物——电磁的变换上面来。

道理很简单:无处不在的空间实际上处处充斥着电磁能量,我们从前关注的“面包圈”本身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只是电磁能量的一种爆发形式而已。

如果我们把100万伏特的高压打在自己身上,我们肯定会死,可是改变电流的频率,到了某个特定的数值,我们就可以让百万伏特的高压穿过我们的身体而不受到伤害,这个试验自1952年就被很多人成功尝试过。

这是不是把你吓坏了?但的确,要实现这一点并不难,要做的就只是改变频率。比如说,如果人体全部原子的频率与墙壁全部原子的频率相同,人就能随意穿墙而过;如果人体全部原子的频率做到整齐划一,人就会突然消失。费城实验中的这艘驱逐舰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消失的。

折叠“百慕大三角”现象的完美再现

凭直觉,人们总以为这些事只可能在实验室制造的极端条件中发生,事实并非如此,正如美国电磁学专家帕登所说:“哈奇森启动设备、进行实验的初衷是平淡无奇的,只不过是利用旧电线和线圈进行一些例行的操作。但正是用这种简陋的设备,他找到自然界中很多潜力存在的最有力证据。”

其实,哈奇森实验室里产生的电力,和大气中隐藏着的潜能相比,简直微不足道。最简单的例子是,在一些闪电现象发生时,强大的电流足以扰乱无线电波和几百公里之外的其它设备、足以损毁大树和房屋、足以使沙砾熔成玻璃。

有没有可能,哈奇森效应只是自然界“大机器”的一个微弱、但极为幸运和典型的例子罢了?巨大的“自然机器”会不会形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古怪事物,在我们的时空中导致某个物体、某件事情出错?

我们自然想到了百慕大三角之谜,其实,哈奇森效应是百慕大种种怪现象的完美再现。哈奇森发现的众多效应仿佛一致模拟了百慕大各种报道中的现象——古怪的旋涡云团和光亮、绿光和磷光、电磁异常。在哈奇森的某些实验中,物体也会披着一层灰色的雾,在房间里飞转、飘移,这些都可以拍照下来。百慕大三角有没有可能恰巧具有适当的温度和天气,又处于电磁重点区域,以至于产生了和哈奇森效应一模一样的现象?

但是电磁可以导致飞机和船只消失吗?哈奇森说:这极有可能,自然界可以自发地形成这些场,然后制造出某种适当的情况,使得船只和飞机完全碎裂,或者消失到另外的维度、领域中去。

哈奇森效应一经传播,全球轰动,那些研究各种“灵异”现象的科学家们都颇有启发,有的甚至豁然开朗。稍微比较一下各种实验的和自然的现象,我们就能看出,这些长久以来困惑人们的现象中,有的是哈奇森效应中的一种现象,有的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发生的类似哈奇森效应的“翻版”。

人们纷纷开始重视自然界中和人群中种种现象发生的背后有没有电磁“旋涡”的存在。显然,有太多关于电磁的秘密我们还没有了解,电磁很可能是通向大自然更多惊人现象的大门,它的潜力是无限的。

在我们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以往科学家、哲学家的梦幻,如今都在慢慢地变成现实。我们应当更深刻地去认识自然界的潜在能量和力量,无论这种潜力对我们来说有没有直接的效益,我们都应当开始重视它。从这一点来说,哈奇森贡献恐怕还在于,他发现的效应向世人展示了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巨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