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包含白头蝰的词条
三角白头蛇是什么蛇
三角白头蛇也称白头蝰,爬行纲蛇目蝰科,是中国主要的27种毒蛇之一,为蝰科中的原始类群,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动物,属中等蛇类,全长约1米。
白头蝰头部是白色,较大,呈椭圆形,有浅褐斑纹,躯、尾背面呈紫褐色,有左右镶细黑边的朱红色窄横纹。常活动在山区草地、碎石堆、地边、田埂、甘蔗田边的草丛中,甚至民宅附近,如牛栏、灶旁、水缸中。以鼠、鼩为食,习惯单独生活,常在晨昏或夜间活动,白天极少出现。
白头蝰蛇是什么样子?
白头蝰(学名:Azemiops feae)是中国27种毒蛇之一,又名白头蛇,为蝰科白头蝰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白缺蝰。 白头蝰头部白色,有浅褐斑纹。躯、尾背面紫褐色,有左右镶细黑边的朱红色窄横纹。 白头蝰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陕西、湖北、甘肃等地,常见于 丘陵及山区以及栖息于山区草地、麦田兰草堆下、路边、碎石地、稻田、甘蔗 田边及 甘薯地旁的草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img]喜玛拉雅白头蛇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喜玛拉雅白头蛇
喜玛拉雅白头蛇顾名思义该蛇的头部是白色的,因此令人印象深刻。此蛇常出现在路边、碎石地、稻田、草堆、耕作地旁草丛中,偶尔也会出现在住宅区。
喜玛拉雅白头蛇的全长有600~800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较短小,无颊窝。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对朱红色横斑,左右横斑交错排列或在背中线彼此相遇;腹面橄榄灰色,散以小白点。头部与颈背淡黄白色,具深褐色斑纹。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眶前鳞3(2),眶后鳞2;颞鳞2+3(2);上唇鳞6,2-1-3式;下唇鳞8(7-9),前3(4)枚切前颔片。背鳞平滑,17-17-15行;腹鳞168-205,肛鳞完整,尾下鳞39~53对。
学界之所以会认为白头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蛇种,有数个主要的原因。白头蝰有着强健的体魄与及一条短尾巴,同时有着较顺滑的背鳞及龙骨,这一点跟一般蝰蛇是一致的。它们的头部稍呈扁平状及椭圆形,最特殊的是头部上并没有紧密覆盖着细碎鳞片,反而像游蛇科及眼镜蛇科的蛇般有着同样规模的大鳞,这一点与一般的蝰蛇便有所不同。同样地,白头蝰的头骨构造相比起其它蝰蛇而言,亦是较为特殊的。另外,喜马拉雅白头蛇的牙齿是空心牙,同样可以注射毒素,不过白头蝰的毒牙却显得短小。它们的毒牙尖端部位是呈嵴状的,就像一柄短刀一样,而这种牙齿结构仅见于穴蝰科与及一些拥有后沟牙结构的蛇类而已,而白头蝰分泌毒素的毒囊体型相对地细小。最后,白头蝰跟一般蝰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白头蝰是卵生蛇种,而且会进行冬眠。
它们的身体主要由暗泛光亮的深蓝色、灰色或黑色加上幼细的白色、橙色条纹所组成。但它们的头部颜色却与身体有着鲜明的对比,普遍呈澹黄色,并渗杂灰色的横纹。它们的眼睛是同样是澹黄色的,瞳孔则呈直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