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蛇图片(蛇图片恐怖到吓死人十个)

bj0012023-09-25奇闻异事0

一节白一节黑是什么蛇图片

是银环蛇,图片如下: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

扩展资料:

毒性: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

银环蛇的LD-50为0.08~0.108,是除大洋洲外,世界陆地上最毒的毒蛇。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

银环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两种神经毒素,患者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轻微中毒时身体局部产生麻痹现象,若是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交接位置,则会阻绝神经传导路线,致使横纹肌无法正常收缩,导致呼吸麻痹,作用时间约40分钟至2小时,或长达24小时。

在抗蛇毒血清应用以前,银环蛇咬伤死亡率极高,可以用神经性抗毒蛇血清治疗,但仍十分危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环蛇

[img]

谁看过头上有冠的蛇!是什么样子的!

鸡冠蛇,蛇头像雄鸡头长火红鸡冠,身长一尺多,粗大约几寸,围可数寸。可直立上身,还可腾空飞行。异常迅猛,攻击时鸡冠状物便由红变紫。头较大,吻端钝圆,吻棱明显。眼碱发达。鼓膜裸露,无肩褶。体背鳞片具棱呈覆瓦状排列,背鳞尖向后,背正中有一列侧扁而直立的鬣鳞。

扩展资料:

鸡冠蛇生活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活动于山地、平原和丘陵一带在灌木丛或稀疏树林下较多几。捕食蜘蛛、各种昆虫及其幼虫。4月下旬至9月产卵、每产6-9枚,卵椭圆形,黄白色。

遍及中国大江南北的森林、墓地等等,其中包括了 安徽黄山境内的大山中、大坪水库(东南近邻武当山,南面与神农架相连)、怀柔区渤海镇卧佛山地、湖北妫安县、辽宁沈阳苏家屯区东山口村大山东林地、凤城、吉林通化、四川、湖北广水乌龟山、胶东、湖南、安徽等等。

蛇的品种大全 108种

蛇[shé](蛇亚目动物的统称),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蛇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蛇的种类有这些:银环蛇、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原矛头蝮、白唇竹叶青、白眉蝮、灰蓝扁尾海蛇、圆斑蝰、金环蛇、尖吻蝮、眼镜王蛇、乌梢蛇、银环蛇、赤练蛇、奶蛇、水蚺、网纹蟒、翠青蛇、王锦蛇、黑眉锦蛇、缅甸蟒、变色蛇、亚马逊森蚺、血蟒、虎斑颈槽蛇、红脖颈槽蛇、钝尾两头蛇、舟山眼镜蛇、白唇竹叶青、白条锦蛇、白化球蟒、莽山烙铁头蛇、玉斑锦蛇、短尾蝮、矛头蝮、东方虎蛇、青环海蛇、温泉蛇、菲律宾眼镜蛇、中介蝮、白眉蝮、钩盲蛇、束带蛇、渔游蛇、台湾小头蛇、颈棱蛇、非洲树蛇、灰腹绿锦蛇、艾基特林海蛇、纳尔逊奶蛇黑头剑蛇、灰蓝扁尾海蛇、丽纹蛇、东部菱斑响尾蛇、长吻海蛇、红竹蛇、粉链蛇、繁花林蛇粉链蛇、紫砂蛇、中国小头蛇、花尾斜鳞蛇、黎明盲蛇、黑树眼镜蛇、非洲角蝰、血蚺、蛇岛蝮、山王蛇、西藏竹叶青蛇、森林眼镜蛇、巨蝮、平颏海蛇、细白环蛇、赤尾竹叶青、泰国眼镜蛇、墨脱竹叶青、高原蝮、坡普腹链蛇、广西林蛇、狐狸蛇、冈氏竹叶青、广西林蛇、小头海蛇、黑头海蛇、红沙蟒、亚马逊巨蝮、盔头蛇、帝皇眼镜蛇王、环纹海蛇、澳洲金刚蛇、老挝白环蛇、墨西哥玫瑰红蟒、澳洲老虎蛇......

参考资料

百度图片:蛇/68023

这种是什么蛇?

如图 无毒 ,黑眉曙蛇、黑眉锦蛇

游蛇科 Colubridae 曙蛇属 Orthriophis 有鳞目爬行动物

下图为 黑眉曙蛇 Orthriophis taeniurus(黑眉锦蛇 Elaphe taeniura) ,俗称 家蛇﹑秤星蛇﹑菜花蛇

主要明显特征是眼后又2条明显的黑色斑纹延伸至颈部,状如黑眉,所以有“黑眉锦蛇”之称。背面呈棕灰色或土黄色(地域不同颜色也不同),体中段开始两侧有明显的黑色纵带直至末端为止,体后具有4条黑色纹延至尾梢。腹部灰白色,体长约1.7米以上,个别个体可以突破2.5米。

黄白相间的蛇是什么蛇

黄白相间的蛇是黄金蟒。

黄金蟒(学名:Python bivittatus)为脊索动物门,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是一种十分稀少的变异品种。黄金蟒的成体可以长到约7米长。在野外的黄金蟒如果有机会与另一条黄金蟒交配,就会将它独特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是这种几率十分小,因而黄金蟒十分难得。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北部。

黄金蟒成体长度通常在5~6米,最长可以达7米,并且雌性体型比雄性庞大。其通体金黄并有白色不规则纹路,鳞片滑顺,头顶具有大鳞片以及热感颊窝。黄金蟒和其它蛇类一样四肢全部退化,只有尾部留有很小的残肢;雄蛇交配时用残肢刺激雌蛇完成交配。

扩展资料:

缅甸蟒以体型巨大著称,平均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91公斤。缅甸蟒大量的脊椎骨增生令其体型不断加长,而且雌性的缅甸蟒比雄性更为巨大。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蛇类野生动物园中的一条缅甸蟒,是全球被饲养的蛇类中体重最重的纪录保持者,在2005年,其体重达183公斤,体长则为8.2米。

缅甸蟒的身体颜色基调较为浅色,有着许多明显的黑纹,其斑斓的纹理深受欢迎,在皮革行业中其蛇皮成为相当高级的逸品。缅甸蟒的体纹形态及色彩均与非洲岩蟒(Python sebae)颇为相似,这令许多在野外(多指印度与缅甸的边陲地区)遇到巨蟒的人,会对此两个物种有所混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金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缅甸蟒

各种常见的毒蛇图片;要求给出每一条蛇的毒性,生活习性加以解释。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温暖,很适宜各种蛇类生长。其中常见 的陆地毒蛇有9种,海蛇有15种。本书把15种海蛇合为1种介 诏。现将这10种毒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概述如下。

一、眼镜蛇

又名万蛇、吹风蛇、吹风鳖、扁头风、饭铲头、饭匙头、乌肉 蛇等。属眼镜蛇科有毒蛇。它的头部呈椭圆形,由于它被激怒时, 头部前半身可竖立,这时颈部肋骨扩张,使颈部膨扁,而且颈背部 丨4色眼镜样的斑纹异常显露,因此而得名(图2-6)。身长一般1~2 米,体背呈黑色或黑褐色,有个别的蛇有若干细窄的白色横纹,蛇 活动时更为明显。体及尾部有10多条黄色横纹,背鳞平滑,斜行。腹面色较浅,颈部腹面有两个黑色斑点及一黑色横带。

眼镜蛇分布于我国的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台湾、 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及西 亚等地区。常栖息于丘陵山坡、坟堆、灌木林或山脚水边。食性 很杂,鱼类、蛙类、鼠类、蜥蜴、鸟类及鸟蛋、家禽蛋类等均吃。 卵生。多表现为向阳性,常于白天活动,耐热性较强,气温在 35~38°C的阳光下也能忍受。被激怒时攻击性强,常发出“呼呼” 声。毒液为混合毒。

二、眼镜王蛇

又名过山风、山万蛇、大眼镜蛇、过山乌、大扁颈蛇等。头 部呈椭圆形,颈部能膨扁,前半身亦可竖立,所以有许多方面与 眼镜蛇相似,但与眼镜蛇亦有明显区别:如眼镜王蛇躯体较大, 全长一般在2~3米,最长可达6米;颈背没有白色眼镜样斑纹. 颈腹面也没有黑色斑点及横带,但体背黑褐色或黄褐色具有白色 镶黑边的横纹40~50个,在头背顶鳞之后多了一对大型的枕鳞。 但是在受惊时与眼镜蛇一样能竖起前身扁起的膨颈,发出“呼呼” 声,并向前方攻击

眼镜王蛇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 湾、贵州、云南等省区。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及南亚各国。常生 活在平原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林木中、水旁或树洞内, 能上树。白天活动,捕食蛇类、蜥蜴等。卵生。母蛇有护卵习 性。眼镜王蛇性凶猛,常主动攻击人、畜,其毒液的毒性为混 合毒。

三、银环蛇

又称白花蛇、过基甲、白节蛇、银脚带、银包铁等,属爬行 纲、蛇目、眼镜蛇科的一种剧毒蛇。体长1米左右,头部呈圆形, 稍大于颈,有前沟牙,通身背面具有黑白相间的横纹,白色横纹 较黑色横纹窄,占1~2个鳞片,在体部有20~30个,尾部有7~ 17个,腹部全为白色。背鳞平滑,有15行,背面中央一行鳞片扩 大,呈六角形。肛鳞完整,尾鳞都是单行,尾端较尖细,这些特 征可与其他具有黑白相间环纹的蛇相区别。

银环蛇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 两、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云 南、贵州、台湾、安徽和四川等省 区。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柬埔 寨和越南等国。多栖息于平原、丘 陵或山脚近水的地方,特别是长有 稀疏树木或小草丛的低矮山坡、坟 地、田埂、路旁等处更是它们经常 活动的场所。昼伏夜出,尤以上半 夜活动更为频繁。生活的最适宜温 度是26~30°C,11月中旬开始冬眠,6~8月产卵,每次产卵5~ 15枚。食饵是鱼、蛙、蜥蜴、蛇及鼠类。该蛇性怯,行动敏捷, 容易伤害人、畜,其毒液毒性剧烈,以神经毒为主。

五、五步蛇分布于我国的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 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国外仅越南北部有此种 II常生活于山地、树木较多的落叶堆或岩隙间、山路边,草丛 都有栖息,白天多盘卷不动,头部位于当中,吻尖向上。行动 缓慢很少活动,一旦受到惊动,则猛烈袭击。常于阴雨天气活动如不受惊扰,一般不会主动咬人。捕食以鼠、蛇、鸟、蜥蜴、 鱼类为主。卵生。毒腺大,毒牙很长,属管牙类,而且毒性强, 毒液为溶血毒,人被咬后如不能及时治疗,常有生命危险。

六、竹叶青蛇

别名刁竹青、小青虫、红眼睛、青竹蛇、青竹标、焦尾巴、 绿牙蛇等。体长0.5~1米,头部呈明显三角形,头背 f被小鳞片,眼睛红色,体背和两侧都是鲜绿色,腹面为浅绿色, 工侧各有一条黄色、白色或红白两色的纵线纹,尾背和尾端都为 芎红色。尾巴较短,具有缠绕性。

竹叶青蛇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 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 泰国、印度等国。常生活于海拔150~200米的山区溪边及草丛 中,山区的竹丛、稻田及住宅旁的瓜棚杂草中也有发现。昼夜活 动,夜间活动频繁,以捕食青蛙、蜥蜴、鸟类和鼠类为生。卵胎 生。其毒液为血循毒。

七、烙铁头蛇

又名龟壳花蛇、恶乌子、金钱豹、笋壳斑、吊树猫、蕲蛇盖、 野猫种等。体长0.7~0.9米,最长可达1.3米。头部明显呈三角 形,颈细,形如烙铁,故称烙铁头,头背都是小鳞片,体细长, 尾长而末端细,有缠绕性。体背面为淡棕色或棕褐色,背脊上有行暗紫色波状纹,腹面浅褐色,散以深棕色细点。

烙铁头蛇分布于我国的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浙江、河 南、湖南、广东、广西、甘肃、四川、贵州等省区。国外分布于 ,越南北部及缅甸北部。常生活于丘陵及山区的灌木、溪边、竹林 或主宅区附近,亦可随柴木搬动而进人室内。以鸟及鼠类为食,常于夜间活动。卵生。毒液以血循毒为主。

八、蝰蛇

又名圆斑蝰、古钱窗、金钱豹、金钱斑等。体长1米左右, 火 •较大,略呈三角形,与颈部有明显区别,体粗壮而尾较短,头背面被着起棱的小鳞片,体背棕灰色,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也 有三个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 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腹面灰白色,有3~5行近于半 月形的深棕色斑。蝰蛇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国外分布在缅甸、泰国、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常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区,活动场所是田野,或在龙舌兰和仙人掌等植物下盘 位成团,日夜都有活动,以鼠、鸟、蛇、蜥蜴及蛙类等动物为食。 卵胎生,一般一条母蛇能产仔30条左右,多者可达63条。行动迟 缓,受惊扰时常发出“吁吁”声,其毒液的毒性以血循毒为主。

九、蝮蛇

又名地扁蛇、土虺蛇、狗屎朴、灰链鞭、烂肚蛇、七寸子、 麻七寸等。头呈三角形,有颊窝,吻鳞明显,鼻间鳞宽,外侧缘 尖细,背鳞明显,全长60~70厘米。背面灰褐色,头背有一深色 八字形斑,颞部有一镶黑色边的细白眉纹,躯干背面斑纹较大, 一般有2行深褐色圆斑,左右交错排列,有的有深浅相同的横斑, 或有分散不规则的斑点,体侧有一列棕色斑点,腹面灰白或灰褐 色,杂有黑斑。

蝮蛇分布很广,我国东南沿海水网地区、东北平原、黄土高 原、秦岭山地、新疆及内蒙古草原,到处都有它的踪迹。平原、 丘陵、山区等各种环境都可以生活。常栖息于坟堆、草丛、乱石 堆及田野上,多盘曲成团,如狗屎样。属于北方类型的蝮蛇,耐 寒性强。以蛙、鸟及鼠类为食,也能吃鱼类、蛇类及蜥蜴。卵胎 生。产出的幼蛇吃蜈蚣等节肢动物,其毒液为混合毒。

十、青环海蛇

海蛇科与眼镜蛇科一样,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世界已知心.50多种海蛇,我国15种,广西沿海所产的海蛇有青环海蛇、 卟纹海蛇、淡灰海蛇、平颏海蛇、小头海蛇和海蝰6种。

海蛇由于终年生活于海水中,所以它们的形态有一些共同特征:腹鳞退化,体圆柱形,尾侧扁,鼻孔朝上,有鼻瓣,体1.5~3米。除扁尾海蛇外均为卵胎生。每胎产蛇仔数因蛇种不 同, —般在2~20条。

海蛇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 江苏、山东和辽宁等省区的海洋沿岸近海区。特别是半淡半咸水 的河口带,每逢雨季河水猛涨,夹带大量的有机物的河水冲入海水中,此时鱼群集中于人海河口,以鱼为食的海蛇随之增加。侮 蛇在繁殖时期也常到海河口产仔,进行鱼类捕捞时应提高警惕,小心被海蛇咬伤。海蛇的蛇毒均为神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