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量子力学最恐怖的实验(量子力学到底多恐怖)

bj0012023-09-25奇闻异事0

恐怖的双缝干涉实验,未来可以影响过去?

不恐怖,但是让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个实验其实还没有得到百分百的确定。

双缝实验,著名的光学实验。在1807年的时候,托马斯 · 杨总结他发表了他的《自然哲学讲义》,全面梳理了他在光学方面的工作,并首次描述了双缝实验,将蜡烛放在打开小孔的纸前,从而形成点光源,这个光源来自一个点。现在在纸后面放另一张纸。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张纸上有两个平行的缝隙,小孔发出的光穿过两个狭缝并将它们投射到屏幕上,这将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是众所周知的。

在量子力学中,双缝实验是测试光或电子等量子物体的波性质和粒子性质的实验,双缝实验所需的基本仪器设置非常简单,对于双缝实验,在相干光束内雕刻有两个狭缝的不透明挡板被辐照。在挡板的背面,设置了照相底片或某种检测屏幕,以记录穿过狭缝的光波的数据。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光束的物理特性,光束的波动性质使通过两个狭缝的光束相互干扰,导致检测屏幕上显示明亮的条纹和深色条纹,这是双缝实验中著名的干涉图案。在这方面,唯一的解释是单个电子由无数种可能性组成,包括电子穿过双缝中的左缝, 电子穿过右缝,电子没有穿过任何接缝。

通过双缝后,电子不仅与自身的可能性发生碰撞,还产生了条纹干涉图案,这个实验的结果无法解释,所以科学家们决定用观察来看看在双缝实验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然而,量子世界的解释并不那么简单。当我们使用仪器通过间隙检测粒子时,电子在屏幕上有一个双线图案,就像宏观子弹测试一样。

十大最诡异的物理实验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春去秋来、四季交替,万物的繁荣兴衰似乎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没有一丝混乱。可大自然总会有人类认知以外的事在默默的发生,它们躲过了我们的眼、耳、鼻、等感官的监测。

物理学家们就曾做过很多颠覆我们常识和世界观的实验,比如以下几个:

一、双缝干涉实验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1801年的一个实验中首次观察到了光的双缝干涉。

托马斯用一束光穿过两条平行狭缝投射到探测屏上,发现狭缝后的探测屏出现了一系列明暗条纹相间的相互干涉的图案。

不可思议!为什么不是两条缝的总和?

为此,后来有物理学家在狭缝后安装了探测器,想搞明白光子通过的是哪条狭缝。可干涉的图案消失了,出现的是两条狭缝的总和,就只是两条明亮的图案。再把探测器卸下后,干涉条纹又出现了。

这让物理学家深感困惑。

这是神奇单粒子双缝实验。此外还有单粒子双缝干涉实验、双缝量子擦除实验、双缝延迟选择实验等。

二、薛定谔的猫

1935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为了说明量子力学的荒谬,他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假设在一个密封的箱子里放一只猫和小量放射性物质。这个物质有50%的概率发生衰变放出毒气杀死猫;当然也有50%的概率物质不会衰变,猫会活着。

在打开箱子前,猫是处于不确定的生死叠加态。当打开箱子的刹那,就会确定了猫的死或活的状态。

薛定谔的猫实验证明了量子力学超出了常识的理解,客观规律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猫的死活叠加态违背了逻辑性。

物理学上,颠覆常识和世界观的实验还有很多,比如“奥伯斯佯谬”、“拉普拉斯妖”、“麦克斯韦妖”、“双生子佯谬”

双缝实验为什么恐怖 双缝实验是什么

1、双缝实验的恐怖之处在于:双缝实验的结果完全超出了人们平时的认知。双缝实验的结果使人们或多或少的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2、双缝实验的结果都是一样,即微观粒子就像是一个个有思想的、无所不知的精灵,当没有观测者的时候,它们是一个个波函数,而当它们知道有人在观测它的时候,它们马上就只表现出粒子性,从不例外。

3、在量子力学里,双缝实验(double—slitexperiment)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在这种更广义的实验里,微观物体可以同时通过两条路径或通过其中任意一条路径,从初始点抵达最终点。这两条路径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观物体物理行为的量子态发生相移,因此产生干涉现象。另一种常见的双路径实验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验。

[img]

量子力学最恐怖的实验

“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本意,其实是讽刺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叠加态”解释。最后,却成为了量子力学的一个最有名的科普故事。双缝干涉实验的恐怖之处在于,一个微粒子竟然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两种状态。另外,通过人为观察,它还能做出状态改变,甚至产生“逆时空”的错觉。

先说说确定薛定谔的猫吧。

任何实验的出现,其实都是有时代背景和人文背景的,科学实验也不例外。

“薛定谔的猫”这个思想实验,出现于爱因斯坦“决定论”与玻尔“概率论”交锋的最后战场上。这时,爱因斯坦已经去世了,但是作为爱因斯坦手下第一大将的薛定谔,化悲愤为力量憋出了这个大招,来表达他的不满。

为什么不满?

因为,对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以爱因斯坦为首的薛定谔一方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你想想,我爱因斯坦创造了“光子”概念,你玻尔给我一堆模棱两可的概率解释,大家都还支撑你,我很郁闷。

再想想,我薛定谔创造了“波函数”,你玻恩也给出一个我无法接受的概率解释,你还得了诺奖,我很愤懑。

都是我们创造的东西,你们一伙只靠一个解释就牛逼了,还圈粉加V。苦力活都是我们做的,好处全被你们捞走了,能不愤怒吗?

(这样悲痛的心情,我是理解的)

这里其实也能看出,在物理学中,物理概念大于数学公式的重要性,理解大于应用。

说远了,再来说说老爱小薛等人反对的本质。

因为,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如果微观粒子的运动是遵循概率的,那是不是意味着,宏观物体也是应该遵循概率?如果是这样,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存在,我们没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就不存在了?这里是对玻尔等人对“波函数坍缩”解释的反对。

但玻尔说,我们明明说的是微观粒子,你用月亮来比喻,不合适啊。

于是,薛定谔想了一个办法,把微观物体的特征引入到宏观世界当中。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属于微观的元素衰变现象,来决定一只宏观世界的猫的生死。衰变触发毒气机关,猫即死;没衰变不触发毒气机关,猫即活。

因为通过量子力学“概率论”的解释,元素衰变在未经测试的情况下,被认为同时存在衰变与没衰变两种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叠加态。

这种“叠加态”和我们普通认知的所谓已经衰变了和还没有衰变是两个概念。叠加态的核心思想是同时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只猫就应该同时处于已经死了和还没有死的叠加态中。

但其实上,这个实验本质是荒谬的,没有科学依据。

双缝干涉实验为什么恐怖?

双缝干涉实验之所以说其恐怖,这个实验当观察者出现的后,光线粒子的干涉会消失,然后变成两个条纹。好像这些光线粒子不喜欢别人的关注一样,看到就出现,不看到就不出现,这不得不让人涌起恐怖的怀疑。

物理学家把电子束从前木板的小孔中射入,让电子概率性的穿过孔后的双缝板,最后落入到后面的屏幕上,通过不断的重复射入电子,屏幕上也出现了同光一样的双缝干涉现象。

扩展资料:

双缝干涉实验介绍

在量子力学里,双缝实验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

在这种更广义的实验里,微观物体可以同时通过两条路径或通过其中任意一条路径,从初始点抵达最终点。这两条路径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观物体物理行为的量子态发生相移,因此产生干涉现象。另一种常见的双路径实验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验。

参考资料:双缝实验_百度百科

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

量子力学也是自然科学史上被实验证明最精确的一个理论,但是量子的观念,没有人能够理解。我说的没有人能够理解,绝不是指像我们这个层次的人,而是说连量子力学的创始人都不能理解。

那么量子力学最不好懂的是些什么问题呢?我先把量子力学中人们最不好懂的东西介绍给大家,而最不好懂的东西最后恰好是证明了:意识不能被排除在客观世界之外。一定要把意识加进去你才能够认识搞懂它。

- 1 -

态叠加与坍缩

量子力学的第一个诡异现象叫做态叠加原理和坍缩。

为了解释量子力学观念,我先说说普通人的日常经验。一般人认为客观物体一定要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这种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比如说,我的女儿现在在客厅里面,或者说我的女儿现在不在客厅里面,两者必居其一。

【女儿可以既在又不在客厅里吗?】

但在量子力学里就不一样了。量子力学就像说你的女儿既在客厅又不在客厅,你要去看这个女儿在不在,你就实施了观察的动作。你一观察,这个女儿的存在状态就坍缩了,她就从原来的,在客厅又不在客厅的叠加状态,一下子变成在客厅或者不在客厅的唯一的状态了。

所以量子力学怪就怪在这儿:你不观察它,它就处于叠加态,也就是一个电子既在A点又不在A点。你一观察,它这种叠加状态就崩溃了,它就真的只在A点或者真的只在B点了,只出现一个。

那有人就会说了:这是诡辩,你怎么知道电子不观察它的时候,它既在A点又不在A点呢?

好,这就是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很多实验确证的事情,其中一个最著名最重要的实验,就是干涉实验证实。

【电子同时在两处】

电子在没有观测的时候,没有确定的状态。所以这件事是量子力学最诡异的事情。懂了这个,就懂了量子力学最诡异的东西,而且随后我们就能来证明:量子力学离不开意识,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

- 2 -

单体的叠加态:薛定谔的猫

刚才说的是量子力学第一个诡异之点,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诡异之点往下推论,能够推出什么结果。最后结果会使大家认识到,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物质世界和意识不可分开。

这个实验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薛定谔提出的,被称为“薛定谔的猫”。

【既死又活的叠加态猫】

现在我来说薛定谔的实验是什么: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接到一个装置上,这个装置包含一个原子核和一个毒气设施。原子核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发生衰变,衰变的时候就会发射出一个粒子来,这个粒子一发出来就会触发毒气设施,毒气一触发就会杀死这只猫,就是说猫也处于这种既死又活的迭加状态。这是他想象中的一个实验。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物理学家一个个都惊呆了,原来以为只有微观世界才有这种态叠加,就是状态不确定,既处于这个状态,又不处于这个状态。现在宏观世界也一样了,猫不就是这样吗?有一只既死又活的猫。

这与我们的经验严重违背。这个实验实际上就是“女儿在客厅里,女儿不在客厅里”变了个样子说出来。这个猫是死了还是活着?既死又活是同时存在的,量子力学认为两者同时存在。

那么怎么可能既死又活同时存在呢?人不能想象这种状态,于是大家就把这个实验进一步讨论下去。

【从不确定到确定可避免意识参与吗?】

196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维格纳想了一个新的办法,他说:我让个朋友戴着防毒面具也和猫一起呆在那个盒子里面去,我躲在门外,对我来说,这猫是死是活我不知道,猫是既死又活。事后我问在毒气室里戴防毒面具的朋友,猫是死是活?朋友肯定会回答,猫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不会说是半死不活的。

他这个说法一出来大家就发现,问题在7哪儿呢?一个人和猫一起呆在盒子里,人有意识,意识一旦包含到量子力学的系统中去,它的波函数就坍缩了,猫就变成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了。也就是说猫是死是活,只要一有人的意识参与,就变成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了,就不再是模糊状态了。

维格纳总结道,当朋友的意识被包含在整个系统中的时候,叠加态就不适用了。即使他本人在门外,箱子里的波函数还是因为朋友的观测而不断地被触动,因此只有活猫或者死猫两个纯态的可能。

维格纳认为,意识可以作用于外部世界,使波函数坍缩是不足为奇的。确实只能这样认为。因为外部世界的变化可以引起我们意识的改变。

大家想过没有,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我们的意识能够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改变,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对吧?人的意识就是受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改变了,随时都在变化。那为什么客观世界就能改变意识,意识就不能改变客观世界呢?

他就说意识是能够改变客观世界的,意识改变客观世界就是通过波函数坍缩,就是使不确定状态变成确定的状态,这样来影响的。

所以波函数,也就是量子力学的状态,从不确定到确定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这就是争论到最后大家的结论。

【测量的核心是人的意识】

自然科学总是自诩为最客观、最不能容忍主观意识的,现在量子力学发展到这个地步,居然发现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了。

因为量子力学是我们客观物质世界最基础的理论。刚才说过了,二十世纪人类技术进展都跟量子力学有关,而且量子力学经过了最精确的实验验证。

量子力学的基础就是:从不确定的状态变成确定的状态,一定要有意识参与。这是物理学的一个重大成就。

到这一步,我们对量子力学的诡异已经有所了解了,诡异的基础实际上是:意识和物质世界不可分开,意识促成了物质世界从不确定到确定的转移。

这点很像在佛学中,一个念头一下子使物质世界产生出来了,这样的概念。物质世界产生出来实际上是从不确定一下子变成确定的,这两者很类似。

刚才讲了量子力学两个诡异之点, 诡异之点到最后就达到了物质世界离不开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基础,意识才使物质世界从不确定到确定,发生这样的坍缩,也就是变化。

- 3 -

多体的叠加态:量子纠缠

现在再来讲量子力学第三个诡异之点,这个和前面讲的状态有关,是它们的直接结论,叫做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与“薛定谔的猫”是类似的,只不过“薛定谔的猫”讲的是同一个东西处于不同的状态的叠加,量子纠缠讲的是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东西它们都处于不同的状态的叠加,它们彼此之间一定有明确的关系。这就是量子纠缠。

【纠缠态的手套】

比方,我们从北京买了一双手套,把手套中的一只寄到香港,另一只寄到华盛顿,那么寄到香港的是左手戴的还是右手戴的?

谁都不知道,如果香港的人收到了打开一看,是左手的,那华盛顿的人不用看就知道收到的是右手的,因为手套是左右配对的,这是个规则。一旦寄出去了,寄的过程中不确定,但是一个人只要观测了他收到的手套是左手的还是右手的,另一个人不用观测就知道了。这就是纠缠的一个例子。

大家会认为,你看没看它没关系,它早就确定了。但量子力学大量实验证明,如果把同一个量子体系分开成几个部分,在未检测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这些部分的准确状态;如果你检测出其中之一的状态,在这瞬间其他部分立即调整自己的状态与之相应。

这样的量子体系的状态叫做“纠缠态”。就好比这个手套在寄出以后,在还没被观测之前,它是不是确定呢?肯定不确定。只有在你确定了其中某一个的状态,另一个的状态立刻就变化了,也变得确定起来了。这种关联就叫作量子纠缠。

大家也许很难理解这个纠缠,说实话,这个已经超出了我们人类的理解能力的范围之外,你只能去试图想他、接受他,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客观经验已经不符了。

【量子隐形传输——瞬间传输的未来】

这个例子还说明纠缠的一个重要特点:纠缠一方得到的任何信息,另一方也会马上感到,不需要信息传递。这一点很重要,后面要用到。

这种纠缠的例子大家还容易理解,但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纠缠大家不太容易理解,原因就在于大家的观念都认为一个事物永远都有个确定的状态,但是量子力学发现 微观世界的事物,在还没被观察之前没有明确的状态 。

大家记住量子纠缠就是对于多个微观物体,在被观察之后,它们的状态会从不确定到确定,作一个有关联的突变。量子纠缠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工具了,这个工具可以用来传输东西、传输信息。

我先来说,非量子力学的经典物理学的信息传输。

比如一位女士有一本书,或者任何信息,她想传输到一位男士手上去,这个男士在纽约,两个人根本看不见。

经典物理学的传输方式是女士拿扫描仪来扫描这本书,扫描之后通过网络系统,把信号传到男士那去,男士再把它打印出来,这就是经典信号传输了。

但经典信号传输有个大缺点,就是不完全。因为一本书在扫描时候只能得到它的部分信息,这本书的颜色、纸张的厚度、纸张的原子分子结构那就传不过去,传的只是照相的图像,这就是经典物理学的信号传输。

量子信号传输就完全不同了。量子信号的传输利用量子纠缠态。

如果这位女士与男士离得很远,一个在火星上,一个在地球上,他们可以用量子纠缠来传输信息。如果女士在A点,她有光子A;男士在B点,他有光子B。

光子A和B处于纠缠态,对A光子施加的任何作用或给她的任何信息,B光子都马上得到。如果把这本书的全部信息作用于A光子,那么B光子也马上得到。

这就是量子隐形传输中,最后的B点得到的是和原来完全一样的信息。

经典物理传输后所复制出来的,只是纸上图像的信息,没有复制任何“实体”本身。而量子隐形传输却从“实体”得到完整的信息,从而复制出了“实体”本身,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量子态!

这个工作现在在全世界做得最领先的是欧洲国家,然后就是中国。

中科大有个年轻教授叫潘建伟,他做这个在全世界很有名,做得很好。这个量子隐性传输能够实现,就使得人类有这种可能:可以把在地球上某个东西的全部信息传到火星上去,而且瞬间就传播了。

2017年6月15日,《科学》杂志以封面论文形式,报道了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首次实现上千公里量子纠缠的消息,相较于此前144公里的最高量子传输距离纪录,这次跨越意味着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离实用又近了一步。

2018年2月,中国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荣获科技部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