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武则天转世后是谁(怎么知道武则天是什么转世)
武则天是谁投胎转世的?
武则天是李密投胎转世的。
李密当年也和李渊父子等人争天下,最后被李渊下令所杀,难道冤魂不灭,投胎为武则天,败坏李家的江山吗。
看武则天的行为,一点都不象女人,她对自己的儿孙半点情意都没有,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孙女婿都杀过。
人物评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
[img]武则天死后是谁当皇帝呀?后面几位是谁呀?
唐中宗李显
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唐中宗李显(656-710),原名李哲,唐高宗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为韦皇后进毒饼毒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 武后生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
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嗣圣”。 中宗比高宗更为庸柔无能,即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他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侍中(宰相职),裴炎固急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中宗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均县)、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中宗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也不一定就是赐死,何必如此惊恐。”韦氏的鼓励、帮助、劝慰,才使他在逆境中坚持着活了下来。因此,中宗和韦氏作为患难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对韦氏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满足你的任何愿望。”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最后要他性命的人,正是韦氏。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 中宗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皇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皇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为昭仪。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
上官婉儿同武三思关系暧昧,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张柬之等大臣眼见又要重演武则天的旧事,力劝中宗除掉武三思。武三思和韦后反诬告张柬之等人谋图不轨,怂勇中宗明升暗降,将张柬之等人册封为王,调出京城。武三思又派刺客在途中将他们刺杀。 安乐公主也野心勃勃,一心想做武则天第二。她要中宗废黜不是韦皇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当皇太女。韦皇后和武三思也怂勇中宗废掉李重俊。李重俊便和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于公元707年发动羽林军共三百多人,杀死武三思父子,又攻入宫中,想攻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因众寡悬殊,两李被杀。韦皇后乘机诬陷宰相魏元忠与太子有勾结,将其贬出京城,独揽了大权。韦后肆无忌惮地大卖官爵,中宗也不加制止,一切按她的意愿去办。
有个时期,安乐公主自己写好了诏书,掩住正文拿去让李显盖印,中宗竟看也不看地把印盖上。就是这样,中宗听凭她母女俩弄权,自己则只顾过着淫靡的生活。 有一年的元宵节,中宗在韦皇后的怂勇下,带着公主和宫女数千人,全都换上平民的服装出宫逛灯市,赶热闹。到夜深回宫,一查点,数千宫女逃走了十之五六。怕声张出去有损体面,中宗也只得不了了之。 又有一次,中宗在皇宫内召见百官,命令三品以上的官员抛球和拔河,供他和韦后欣赏。朝臣多数是文官,不好嬉戏,直弄得他们个个丑态百出,尤其是那几个上了年纪的大臣,体力不支,拔河时随着长绳扑倒在地,一时站不起来,手脚乱爬。中宗和韦后见了,还都开怀大笑。
公元710年5月,一个地方小官燕钦融上书指责韦皇后淫乱,干预朝政。中宗亲自召燕钦融来京诘问,韦皇后就指使徒党喝令卫士当众将燕钦融摔死。中宗看了,露出了很难看的脸色。韦皇后怕中宗查究她的淫乱之事,安乐公主则希望母后临朝称制,自己当皇太女,效法武则天。母女俩便密谋害死中宗,韦皇后知道中宗喜欢吃饼,就命令情夫马秦客配制了毒药,她亲自将毒药拌入饼中,蒸熟,命令宫女送入神龙殿。中宗正在翻阅奏章,见饼送来,随手取来就吃,还称 赞好吃。不一会儿,忽感腹中绞痛,仆倒在榻上乱滚,太监忙去报告韦皇后,韦后故意磨蹭,拖了许久才赶来,见中宗痛苦的样子,还假装问中宗怎么了。中宗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手指着嘴呜咽地哭泣,没多久便死于长安宫中的卧榻上。
武则天死后谁当的皇帝?
武则天死后是唐中宗李显当得皇上。
皇位继承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武则天改国号为大周→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
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为太子。
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
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
扩展资料:
一、二度为帝
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居迎仙宫,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朝中大臣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为首,也见机秘密谋划,准备除掉二张,拥立中宗。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从玄武门冲入紫微城,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
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李显在通天宫即位,大赦天下。
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给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以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晋爵。二月,复国号为唐,一应典制,悉复唐永淳前旧,唐朝规复。
李显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
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韦后同武三思关系暧昧,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李显对此也无能为力。
二、人物简介
1、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1] ),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2、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
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
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被毒死,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显
武则天真实生日,武则天转世后是谁
武则天真实生日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大家对她的方方面面感兴趣的事情真是太多了,这当中也包括她的相貌、身高和体重。很多人还真得很想知道,武则天到底是长得什么样子,身高有多相貌,体重又是多少呢?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做了一番探讨,终于给我们一个答案。
当时有一个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一点线索。当时有个会看相的高人,叫做袁天罡(也叫做袁天纲)。武则天在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给她穿上男孩子的衣服,让那个相师给她看,那个相师看了之后说,这个孩子的眼睛长得很大,很好看;,脖子也很挺很好看,以后是个贵人。相师然后又讲了一句:如果她是个女的话,将来肯定要当国主的。没想到相师说的话,后来真得成了事实。
武则天,她有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姐姐,所以她家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孩子当男孩养,只剩下一个原因就是武则天小的时候真的长得真与男孩很像。
后来,武则天进了皇宫之后,皇帝身后有很多美人,最让武则天得到先后两代皇帝喜欢。这更大的原因,其实并不是武则天有多聪明,而是武则天长得很漂亮,而且还有一点偏男性的面孔。
一、武则天的长相
历史文献记载,武则天是大头大腮帮子。史书中说武则镜很大,脖子很长,长相很特色,眼中有月光。
史书还记载,武则天“宽额广颐”,就是说她额头很高,这是智慧的象征。她下巴还很丰满,国字脸那种,这种的人性格很坚毅。至于说她的眉眼是什么样,那大家可以参照一下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的样子,那尊像就是参照武则天的模样雕刻的。此外,我么们还可以参考一下她留下来的画像。这样,我么们就可以大致知道武则天长相是怎么一个样子了。
二、武则天的身高
据史料考证,唐太宗身高一米八多一些。那么选入宫的女人一定不会高于这个高度。武则天虽然是一个女性,她的身高大概在1.65左右。武则天略有的体态,方额广颐,综合起来也确实是个合唐代审美标准的美人。
武则天的家庭环境也是挺好的,她的是一名成功商人,她从小就营养充足,想不长高都难。而且武则天家住山东一带,那里的人们经常吃鱼,鱼的蛋白质比较高,有利于青少年身体发育。
再说,古代人看重的是气场,如果武则天玲珑,她在当皇帝后怎么能镇得住群臣?
三、武则天的体重
专家认为,武则天不胖,而是胖瘦适中。
唐朝“以胖为美”,这种说法是在李隆基时期盛行的,原因是他喜欢宠妃杨贵妃丰满。但并不是整个唐朝都以胖为美,武则天是生活在李隆基之前,所以那时根本不存在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武则天是胖是瘦,要看参照者是谁。
有专家考证,杨贵妃当年的体重是140斤,武则天比杨贵妃稍瘦,大概是120斤。
武则天在年轻的时候,像男孩一样,经常运动,她身上自然就没有肥肉了。看惯了肥胖女子的两代唐王,都不约而同喜欢上了她。
武则天活到82岁,换到现代也是高寿。武则天的标准身材,为她躲避了肥胖带来的很多疾病。
当然,上面这一切只是历史学家和专家的推断。只有武则天所葬的乾陵重见天日那时,我们才能一睹这一代女皇的风采,让我们期待那天的到来!
以上就是与武则天真实生日相关内容,是关于武则天的分享。看完武则天后是谁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则天死后谁继位了?
你好,武则天后面的皇帝是唐中宗李显,李显是武则天的三儿子,曾两度在位,但也仅仅执政五年半。唐高宗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位,但庸弱无能的李显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加上先帝命宰相裴炎为顾命大臣(帝王驾临终前委以重任的大臣),皆听命于武则天。后李显想要建立自己的集团,重用岳父韦玄真,结果触怒武则天。继承皇位仅55天的唐中宗李显就被武则天给废了,并赶出了长安。改立李显的弟弟李旦为皇帝,也就是傀儡皇帝唐睿宗,武则天此时一直都是当权者。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势沉重、卧床不起,宰相与大臣率兵杀死武则天的亲信,要求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禅位太子李显,李显复辟唐朝。但好景不长,仅过了5年,唐中宗李显就被皇后下毒而暴毙。
武则天转世后是谁?
武则天没有转世。
武则天能在唐太宗时期进宫为妃,就说明她的家族不是一般的家族。她的家族地位在唐太宗时期是士族官僚。武则天的父亲是武士彟(yuē),他可是唐朝的开国功臣。
出生
武则天是工部尚书兼应国公老武的女儿,在老武死后,“太宗闻其有色”,也就是说听说武则天长得比较漂亮,有几分姿色,所以就将武则天弄进宫当了才人。从这里的记述当中,我们可以明白,武则天应该还是比较漂亮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但是在武则天召进宫成为才人的时候,武则天的父亲是已经去世的了,唐太宗之所以召武则天进宫当才人,一方面是因为听说武则天有点姿色,另外一方面就是碍于武则天父亲的面子,所以打算照顾一下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