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抹香鲸(抹香鲸大战大王乌贼视频)

bj0012023-09-25奇闻异事0

抹香鲸的外貌特征是什么?

抹香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它们在所有鲸类中潜得最深、最久,因此号称为动物王国中的潜水冠军。在抹香鲸中,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由于其头部特别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呼。抹香鲸的身体粗短,行动缓慢笨拙,易于捕杀,故现存量由原来的85万头下降至20万头。抹香鲸的长相十分怪,头重尾轻,宛如巨大的蝌蚪,整个头部仿佛是一个大箱子。

抹香鲸身体的背面为暗黑色,腹面为银灰或白色。头部特别大,几乎占体长1/3。上颌和吻部呈方桶形,下颌较细而薄,前窄后宽,与上颌极不相称。有20对至28对圆锥形的狭长大齿,每枚齿的直径可达0.1米,长约0.2米多。

喷水孔在头部前端左侧,只与左鼻孔通连,右鼻孔阻塞,但与肺相通,可作为空气储存箱使用,呼吸时喷出的雾柱以45度角向左前方倾斜,无背鳍,鳍肢较短,尾鳍宽大,宽约3.6米至4.5米。

抹香鲸

抹香鲸有多大

抹香鲸雄性体长11-20米,雌性体长8.2-18米。成年体重25-45吨;出生时幼体长4米,体重达500千克。与身躯比较,抹香鲸的头部显得不成比例的重而大,具有动物界中最大的脑,而尾部却显得既轻又小,这使得抹香鲸的身躯好似一只大蝌蚪。成年雄鲸的头部尤为突出,一般头部占身躯全长的四至三分之一,外表大致呈方体。

抹香鲸的分布:

抹香鲸分布的地理范围很广。从赤道到高纬度地区,几乎所有海洋区域都可以看到它,但通常在大陆坡或更深的水域中发现。喜群居,往往由少数雄鲸和大群雌鲸、仔鲸结成数十头以上,甚至二三百头的大群,每年因生殖和觅食进行南北洄游,其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十几海里。

分布延伸到许多封闭或部分封闭的海域,如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亚湾和墨西哥湾。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的不结冰的海域都可发现它们的踪迹。主食大型乌贼、章鱼、鱼类,而乌贼、章鱼主要吃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鱼类。

世界上抹香鲸还剩多少头?

截至2020年8月,抹香鲸仅存20多万头,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抹香鲸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都可发现它们的足迹,主要栖息于南北纬70之间的海域中。其中以深且富生产力的海域为最。成年雄鲸与雌鲸的分布情形有明显的不同,雌鲸通常栖息于水深1,000米以上、纬度40度以内的海域。

但在北太平洋可达北纬50度左右 ;雄鲸幼年时跟随母亲在热带海域生活,成长后会离群逐渐向较高纬度移动,体型越大、年龄越老的雄鲸,分布范围也越偏高纬度,甚至会接近两极浮冰地带。

扩展资料:

抹香鲸的食性

主食大型乌贼、章鱼、鱼类,而乌贼、章鱼主要吃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鱼类。每天要消耗相当于体重3%至3.5%重量的食物。

雄鲸同样以枪乌贼为食,不过偏好猎物的体型通常更大,例如大王酸浆鱿。曾经在一头抹香鲸的胃中发现一只尚保持完整,长12米、重达200千克的大王乌贼。

在抹香鲸的嘴边与身上有时会有类似被抓伤的刮痕与圆形的吸盘印痕,推测可能是与这类大型猎物搏斗时,由枪乌贼触须所留下的伤痕,曾有发现直径达11厘米的吸盘印痕的记录。

[img]

抹香鲸是什么样的

抹香鲸属于鲸目齿鲸亚目抹香鲸科,拉丁学名Physetermacrocephalus,英文名Spermwhale。

又叫真甲鲸,体长18~25米,体重20~25吨,最大者达60吨,是齿鲸类中个头最大的一种。它体色呈灰黄色,头部特别大,呈楔型,占体长的1/3,身作粗短,行动缓慢笨拙,易于捕杀。现存量由原来的85万头下降到43万头。

它是齿鲸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雄性体长18~23米,体重60~100吨。身体的背面为暗黑色,腹面为银灰或白色。头部特别大,几占体长1/4~1/3。上颌和吻部呈方桶形,下颌较细而薄,前窄后宽,与上颌极不相称。有20~28对圆锥形的狭长大齿,每枚齿的直径可达10厘米,长约20多厘米。喷水孔在头部前端左侧,只与左鼻孔通连,右鼻孔阻塞,但与肺相通,可作为空气储存箱使用,呼吸时喷出的雾柱以45度角向左前方倾斜。无背鳍。鳍肢较短。尾鳍宽大,宽约360~450厘米。

常结成5~10只,多至200~300群体。游泳迅速,时速可达12海里。潜泳深度一般数百米,最深纪录2200米,时间达75分钟,为鲸类中的“潜水冠军”。性凶猛。主食大型乌贼、章鱼,也吃鱼类。繁殖期有激烈的争雌行为。妊娠期12~16个月。每胎仅产1仔,偶见2仔,幼仔体长4~5米,哺乳期1~2年,7~8岁时性成熟,最长寿命可达70年。

分布于全世界各大海洋中,大多数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温暖海区,极少数到达北极圈内。在中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其肠道内分泌物是极名贵的香料“龙涎香”,因此常遭捕杀,现数量稀少,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

抹香鲸隶属齿鲸亚目抹香鲸科,是齿鲸亚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头部约占体长的l/3,呈圆桶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由于其头部特别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呼。

抹香鲸这种头重脚轻的体型极适宜潜水,加上它嗜吃巨大的头足类动物,它们大部分栖于深海,抹香鲸常因追猎巨乌贼而“屏气潜水”长达1.5小时,可潜到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动物潜水冠军。

抹香鲸的英文名为Spermwhale来自鲸蜡(Spermaceti)一词,那是因为它那方形巨头中有一特殊贮藏装置里的油状蜡,头部的鲸蜡器官的作用是一个超级传导体,有极其灵敏的探测系统即“声纳”,能用发出超声波的喀嗒声而听其回音,用以在漆黑的深海探寻食物,以“声纳”替代不发达的小眼睛。

抹香鲸常与无脊椎动物之最的大王乌贼展开一场刀光剑影的相互残杀,大王乌贼最大者达18米,重30吨。有人曾在热带海洋看到抹香鲸与巨乌贼博斗的激烈场面,它们从深海一直打到浅海不是抹香鲸吃掉大王乌贼,就是大王乌贼用触腕把鲸的喷水孔盖死使巨鲸窒息而死,那样,抹香鲸反倒成为大王乌贼的“美餐”了。

抹香鲸对巨乌贼的嗜好,是一种最珍贵的海产品———“龙涎香”的来源。抹香鲸把巨乌贼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乌贼的鹦嘴。它们逐渐在小肠里形成一种粘稠的深色物质呈块状重100~1000克,也曾有420公斤的。其最大直径为165厘米,这种物质即为“龙延香”。它储存在结肠和直肠内,刚取出时臭味难闻,存放一段时间逐渐发香,胜“麝香”。“龙涎香”是使香水保持芬芳的最好物质,用于香水固定剂。

另外,抹香鲸巨大头部骨腔内含有大量鲸脑油(无色透明液体)

经压榨结晶化成为白色无臭成结晶体称鲸蜡,是很好工业原料,可制蜡烛、肥皂、医药和化妆品,亦可提炼高级润滑油。抹香鲸肉味鲜美可食,皮可制革。

抹香鲸遍布全球各大洋,主要活动在热带和温带海域,通常在南北纬40度之间。我国海域均有分布,它们常以5~20头结群游荡,以雄多雌少组成群体,一般游速每小时2.5~3海里,受惊时可达7~12海里。

抹香鲸是胎生、哺乳。怀孕期16个月,哺乳期一年。

1978年4月8日在山东胶南县搁浅一头雄性抹香鲸,长14米,重22吨,初步鉴定为37岁。鲸由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制成标本,现展于青岛海产博物馆,它吸引众多游客,令人流连忘返。

该鲸的骨骼系统也于1995年5月架起来并对观众展出,这是我国最完整的齿鲸骨骼系统,它向人们说明:鲸,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由陆地进入海洋的事实。

抹香鲸的长相十分怪,头重尾轻,宛如巨大的蝌蚪,庞大的头部约占体长的1/4~1/3,整个头部仿佛是一个大箱子。

它的鼻子也十分奇特,只有左鼻孔畅通,而且位于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所以它呼吸的雾柱是以45°角向左前方喷出的。

抹香鲸喜欢结群活动,常结成5~10头的小群,有时也结成几百头的大群。在海上有时顽皮地互相玩耍。但它的性情与蓝鲸、座头鲸截然不同,十分凶猛、厉害,其它动物一旦被它咬住就很难逃脱。抹香鲸捕食大王乌贼是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恶斗,双方搏斗时会一起跃出水面,简直像一座平地而起的山,一般前者往往取胜,但有时后者凭借烟幕而逃之夭夭,人们发现在抹香鲸胃中的大王乌贼没有被牙齿咬啮的痕迹,还有人在抹香鲸腹中度过一天一夜居然没有死。这说明,抹香鲸虽有强大牙齿,但并不完全靠牙齿咀嚼食物。

抹香鲸体内有时还“怀”有怪胎,一般为灰色或微黑色的蜡状物,刚从体内取出时非常难闻,干燥后呈琥珀色,带甜酸味。这就是有名的龙涎香。龙涎香本身无多大香味,但燃烧时却香气四溢,酷似麝香,又比麝香幽远,被它熏过的东西,芳香持久不散,抹香鲸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抹香鲸又是海兽中的潜水冠军,几千米深的深海可自由出入,而且能呆上近一个小时。那么抹香鲸为什么能潜得如此深呢?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它喜欢捕食大王乌贼有关。抹香鲸为了获得这种美味佳肴,不得不经常潜入深海,久而久之形成了对深海环境的适应。

抹香鲸是什么动物?

抹香鲸是齿鲸类惟一个体庞大的一种,而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占体长1/4的巨大额部,那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油脂,可供人们提取10~16桶(每桶为36加仑)纯净的鲸油。为此,它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当初的100多万条锐减为现今的几万条。

幸好贪得无厌的人们及时幡然悔悟,停止了大肆捕杀,在印度洋上开辟了鲸类禁猎区,才制止了抹香鲸的濒临灭亡。

然而,人们并未停止对抹香鲸的兴趣,只不过已变为另一种方式,即对抹香鲸神秘性的探索,相信这种工作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1981——1984年,在国际野生动物组织的资助下,加拿大纽芬兰海洋科学研究学会的H·瓦德汉等五位学者,首次完成了对抹香鲸生态习性的全面考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神秘的抹香鲸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带回了一些无法解释的谜团。

首先依然是那个装满油脂的巨大额部,它对抹香鲸来说到底起什么作用呢?科学家们对此作了种种推测,说法不一。

美国的W·瓦德基对此的解释是,抹香鲸是以捕食深海区的章鱼、乌贼为生的,是包括其他鲸类在内的一切海栖哺乳动物中的“潜水冠军”。虽然它有一个巨大的肺部和贮藏空气的巨大腔膛,但这不足以使它在长时间潜水后迅速升浮到海面,而它额部多余的巨大脂肪体却起到了浮力调节器的作用,为它深海潜捕赢得了时间。

但是法国学者R·布斯涅尔不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抹香鲸巨大的额部脂肪体实际上是起回声探测器的作用。它之所以能在深海区昼夜捕食,就是因为具有优于其他鲸类的声纳系中的接收功能,它额部的脂肪体就像声学中的透镜体一样,将复杂的回声折射成灵敏的探测声,以便正确地分析、探测猎物的方向及数量,最后传到内耳,大脑神经指令追捕。

以上两种解释都基于推测,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目前还很难判断哪种更接近于真实。抑或二者都不是合理的解释,那有效的答案还在冥冥中。

另外,抹香鲸那神秘的“吻”,也是令人困惑的谜。在3年的考察中,瓦德汉等学者多次发现,雌、雄抹香鲸的嘴部相互接吻,成年抹香鲸的嘴部也常接触幼鲸,它们是和人类一样以此表达爱意吗?那么,为什么成年抹香鲸在海面相互振动嘴部之后,就意味着要开始一场争斗呢?而争斗的结果又往往在双方的下腭部留下牙齿咬的平行伤痕。对此还没有人做出过合理的解释。

再有,抹香鲸以何种方式摄食也是人们长期探索而至今未决的问题。有人认为抹香鲸属齿鲸,当然用牙齿撕咬猎物,然而在瓦德汉等学者的3年考察中,多次发现,即使牙齿严重磨损甚至完全脱落的抹香鲸,依然能捕获、吞食大王乌贼。

于是又有人提出抹香鲸捕食既不依赖牙齿,也不靠它巨大的体型,而是在捕食前大吼一声,把猎物吓昏,然后食之。然而经考察,鲸类并没有声带,它们的声音又是怎样发出来的呢?有人说是额部共振产生的,但又不能确认。所以这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地球上是否曾存在过“哺乳鸟”?

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有一个重大的悬案,那就是地球上是否曾存在过“哺乳鸟”。

以今天动物学的常识来看,哺乳类与鸟类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动物种类,二者无论在生理、生化,还是外在形态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动物进化理论认为,哺乳动物与鸟类分别是从不同时代的古爬行动物分化而来,哺乳动物要比鸟类早4000~6000万年;鸟类与现今的蜥蜴、蛇、鳄等动物的亲缘更为接近,而与哺乳类动物绝没有共同的祖先。

1982年,英国伊丽沙白皇家学院的加德纳却对以往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鸟类与哺乳类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哺乳鸟”。这种“哺乳鸟”是在2.25亿年前从古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它兼有鸟和哺乳动物的特征。加德纳的“哺乳鸟”学说并非依据现今发现的鸟类化石,而是通过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比较而得出的哺乳动物与鸟类之间存在的22个显着共同特征。诸如:这两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有调节体温的机制;在心脏、头骨、脑的结构上,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生理和行为上,这两纲动物都具有显着的共同特征。

一部分生物学家对加德纳的观点和研究方向很赞同。剑桥大学的弗里戴和毕晓普通过对鸟类、哺乳类和爬行动物的蛋白质结构的比较分析,全力支持加德纳的学说。认为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最为接近,亲缘关系较近;而鸟类与爬行动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差异较大,二者亲缘关系较远。

但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休尔、英国利兹大学的亚历山大、牛津大学的凯普等人对“哺乳鸟”学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不相信世上曾有具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特征的“哺乳鸟”存在。他们还认为,虽然鸟类与哺乳动物之间确实有很多共同特征,但这不足以证明它们一定有“哺乳鸟”那样的共同祖先,而且不依据化石资料的研究方法也不足取。

时至今日,传统的进化观点与加德纳的学说谁是谁非?鸟类与哺乳动物究竟有没有共同的祖先?世上是否有过“哺乳鸟”?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于研究者们的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