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世界十大

世界十大

世界十大以少胜多战争(世界上以少胜多的四大战役)

bj0012023-09-24世界十大0

世界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争。

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牧野之战、坎尼之战、马拉松战役等。

世界历史上10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1、克雷西战役

克雷西会战也叫克雷西战役(BattleofCrécy),发生于1346年8月26日,英军以英格兰长弓大破法军重甲骑士与十字弓兵。克雷西之战便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次经典战役。

公元一三四六年七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9000人渡海侵入法国。法王腓力六世将兵三万余人迎敌。八月,双方战于克雷西。此役,英国长弓手起了关键作用,接连打退了法军的十五次冲锋。法军则伤亡惨重,腓力六世受伤,被迫退兵亚眠。英军大捷,乘胜进入诺曼底。

此战法军伤亡万余人,英军伤亡则不到二百人,堪称世界战争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典范。

2、阿金库尔战役

阿金库尔战役(Batailled'Azincourt)又译阿让库尔战役,发生于1415年,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英军在亨利五世的率领下以1:3的人数劣势击溃法军,并且随后在1419年收服了整个诺曼底。

3、坎尼会战

坎尼会战,发生于公元前216年,乃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此前迦太基军队主帅汉尼拔入侵意大利,并且屡败罗马军队。而为了截断罗马之粮食补给,进一步打击其士气,汉尼拔于是进兵至意大利南方之罗马粮仓坎尼城。

8月2日,迦太基军与罗马军相遇,大战爆发。汉尼拔运筹帷幄,成功地以少胜多,击溃了由罗马执政官保卢斯与瓦罗二人所统领的大军。此战虽然并没有令迦太基彻底击溃罗马,但汉尼拔战术运用之高妙,使之时至今天,仍被誉为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

4、伊苏斯之战

伊苏斯战役是公元前333年秋季,在亚历山大东征中,马其顿军队(3—4万人)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军队(12—13万人),在奇里乞亚(小亚细亚)古城附近的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北)进行的一次交战。

两军在皮纳尔河附近(伊苏斯地域)相遇。大流士的军队排成长达4公里的两个横队。马其顿军队的战斗队形由3部分组成:右翼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指挥下的重骑兵,中央是重步兵方阵,左翼为色萨利骑兵、伯罗奔尼撒人等盟军。

马其顿方阵的坚决突击决定了交战的结局,这个方阵首先击退了波斯人的左翼,尔后与色萨利骑兵协同,合围并歼灭了处于大流士军队战斗队形中央的希腊雇佣兵。波斯人逃窜。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军队开始追击敌人,但是过迟,因而使波斯人免遭全歼。

5、萨拉米斯海战

萨拉米斯海战(希腊语:ΝαυμαχίατῆςΣαλαμῖνος,波斯语:نبردسالامیس)是希波战争中双方舰队在萨拉米斯海湾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斗。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100个民族组成的10万大军、战舰800艘,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分水陆两路远征希腊。希腊联军只有陆军数万,战舰400艘,且被封在萨拉米斯海湾内。

希腊舰队成两线队形突然发起攻击,发挥其船小灵活、在狭窄海湾运转自如的优势,以接舷战和撞击战反复突击波斯舰队。经过一天激战,波斯舰队遭到重创,被迫撤退。萨拉米斯海战奠定了雅典海上帝国的基础,强大无比的波斯帝国却从此走向衰落。

6、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7、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8、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9、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成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10、合肥之战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后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刘馥占领合肥。自后孙权屡攻合肥不克,太和六年,满宠更治新城。终吴之世,不能有淮南尺寸之土。

合肥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

在215年(第二次)、253年(第五次),曹魏大胜,东吴败逃。在208年、233年、234年,东吴攻城不克,从容撤军,未分胜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克雷西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金库尔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坎尼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苏斯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萨拉米斯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巨鹿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渡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淝水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之战

[img]

在世界历史中,十大以少胜多的著名的战役都有哪些呢?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中国历史上其实有很多很多这个非常非常给力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的,但是都拿出来说的话,就不见得都能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也在问能做一个盘点,选出最为著名的十大战役了,我也就给大家做了一个盘点了,选取了呼声比较高的十大战役,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有需要的网友或者感兴趣的网友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是不是心目中的那十大吧!

首先,有牧野之战。周武王4万3千3百-vs-帝辛70万(又说17万),周武王灭商纣王之战,在商都朝歌郊外,大量由奴隶组成的商朝士兵反戈一击,使本来人数占优的商朝军队溃败,纣王自焚而死。第二,巨鹿之战。项羽2万-vs-秦军40万,西楚霸王项羽(彼时还不是)与秦朝军队主力决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劣势兵力打败秦军主力,敲响了秦朝丧钟。第三,昆阳之战。刘秀2万-vs-王莽42万,这一战好神奇,光武帝刘秀怯小战不怯大战,以几千人冲出重围般兵,几万人打败了几十万人,王莽的末日来临了。

其次,有官渡之战。曹操2万-vs-袁军7万(又说8-10万),当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底盘并不大,而袁绍袁本初,四世三公,占据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之地,那时候全东汉也不过十几个州。是北方最大的势力。但是官渡之战,曹操偷袭乌巢,烧毁袁绍粮草,袁军大败。不久袁绍死去,几个儿子又不争气,曹操占领了四州之地,基本统一了北方。第五,赤壁之战。刘表、刘备9万-vs-曹操23万(此人数争议非常大有说30万80万的),曹操与孙权刘备联盟的战事,曹操有不到30万兵力,而孙刘联盟只有不到十万人,最终火烧赤壁,奠定了魏蜀吴三国的雏形,曹操退回北方,孙权巩固了江东,刘备占据了荆州,不久又占据益州和汉中。

再次,还有淝水之战。东晋8万-vs-秦国100万(有待争议),前秦天王苻坚执意讨伐东晋,号称百万之众投鞭断流,而东晋军队只有八万人。然而淝水之战苻坚大败而归,风声鹤唳,不久前秦瓦解,苻坚被杀。第七,鄱阳湖之战。朱元璋20万-vs-陈友谅60万,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南方霸主之战,朱元璋获胜,基本扫清了南方主要势力。第八,宁远之战。袁崇焕2万-vs-努尔哈赤10万,指的是袁崇焕凭坚城、用大炮,以两万人打赢了努尔哈赤率领的十万大军,取得了宁远保卫战的胜利,努尔哈赤不久羞愤而死。

最后,便是萨尔浒之战。后金6万-vs-明军47万,这一战在宁远保卫战之前,1619年,明朝大军五路讨伐后金,人数占很大优势。后金军队按照“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思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从此改变了明和后金的战略态势,后金由守转攻。第十,淮海战役。我军60万-vs-国民党80万,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第二战役,我军60万,国民党军80万 ,“这是一锅夹生饭”(刘伯承),最终我军获胜。

其实不仅仅只有这十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了,其实还是很多很多的,

世界历史上 有哪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马祖里湖战役

1914年8月17日—9月15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期,俄军西北方面军(司令官为日林斯基将军)在东普鲁士对德军第8集团军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又称马祖里湖战役。

1914年8月上旬,应英法军指挥部的再三请求,俄军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就开始了进攻,以粉碎德军主力对法国的进攻。战役的直接目的是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14.5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近1000门火炮;司令官为普里特维茨将军,自8月23日起为兴登堡将军)和攻占东普鲁士,为尔后进攻西里西亚创造条件,以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根据方面军指挥部的企图,连年坎普夫将军的俄国第1集团军(6.5个步兵师、5.5个骑兵师、火炮492门)应当从北面向马祖里湖地区实施迂回突击,以吸引德军主力;萨姆索诺夫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11.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火炮720门)应当从西面对该区实施迂回突击。切断其向维斯瓦河的退路并歼灭之。,当面德军企图依托坚固工事并利用铁路运输系统,实施机动防御,迟滞俄军进攻。

8月17日,第1集团军的3个步兵军袭击东普鲁士,揭开了进攻的序幕。8月19日德国第1军在施塔卢珀嫩的战斗中被击退。次日,在贡宾嫩—戈乌达普一线俄国第1集团军遭德第8集团军主力反击,俄军右翼一度被击退,但中路粉碎德第17军的正面攻击,德军遭到失败,开始向西撤退。这就造成了追击和彻底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的有利条件,但是8月21—22日第1集团军按兵不动,坐失战机。该集团军后来的进攻又相当缓慢,而且没有与第2集团军会师,而是向柯尼斯堡方向推进,致使德军摆脱了打击,第2集团军开始孤军作战。

德军指挥部利用了俄军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并从截获的俄军明码电报中得知他们的行动计划,于是在8月21日命令部队停止退却,24—26日,新任德第8集团军司令兴登堡和参谋长鲁登道夫利用发达的铁路网,重新部署部队,留下由2个师组成的屏护队牵制俄第1集团军,调遣第8集团军的几乎全部兵力去攻打8月20日越过边界的俄国第2集团军。其具体计划是:以第20军另2个师正面牵制俄军中路第13、第15、第23军,而以主力实施两翼夹击,由第1军对乌兹达乌实施主要突击,攻歼俄军左翼第1军后,向俄军中央3个军的后方发展进攻;由第17军、第1预备军对俄军右翼第6军实施辅助突击,得手后向俄中央3个军侧后发展进攻。26—27日,德第17、第1预备军在比绍夫斯堡以南地区与俄第6军遭遇并将其击退;第1军遭俄军顽强抵抗,遂假借俄第1军军长名义命令俄军撤退;第20军诱敌深入,且战且退,撤至坦嫩贝格设防固守。第2集团军丧失了第1集团军的支援和配合,经两天激战,德军击退俄第2集团军两翼部队,而对其中路3个军形成包围态势。28—29日,俄第13、第15军和第23军第2师在坦嫩贝格以东科穆辛森林地区被围歼,被俘9.5万人,伤亡3万人,损失火炮500门,萨姆索诺夫自杀。

此后,德第8集团军迅速北调,得到来自西线的近卫预备军、第11军和第8骑兵师的加强后,企图以第1预备军、第11、第20和第17军发动正面进攻,以第1军和近卫预备军分别从两翼实施迂回突击,围歼俄第1集团军。俄军大本营决定在第1和第2集团军之间的中间地带组建第10集团军,用于保障第1集团军左翼,并命令第1集团军坚守马祖里湖以北地区,以牵制德第8集团军,使其无力支援奥军。9月6日,德军发起进攻,遭俄军抵抗,正面进攻受挫;9~10日,右翼第1军顽强作战,突破俄军左翼防线,迫使俄第2军撤退,打开通向贡宾嫩的道路。连年坎普夫担心退路被切断,命令所部撤退,同时以2个师的兵力从正面实施反突击,掩护主力撤退。德军包围俄国第1集团军的企图未能得逞。至15日,俄军全部撤至涅曼河东岸。德军担心俄军有诈,未迅速实施追击。俄第1集团军被俘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火炮150门。

点评:此战,俄军西北方面军在东普鲁士的进攻战役以失败而告终。俄国人损失了近25万士兵和大量武器装备。失败的原因是日林斯基的无能指挥和连年坎卡普夫实际上的背叛行为。加上对敌情不明并严重泄密,两个集团军未能协同作战。德军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以损失2.5万人的代价取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尽管如此,此役仍具有重要战略成果:迫使德军指挥部将2个军和1个骑兵师从法国战场调到东普鲁士。此外,在梅斯地区的1个军也准备调离。这就削弱了在西部的德军突击集团的力量,并且成了1914年9月初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失败的原因之一,战争初期俄军的积极行动粉碎了德军指挥部各个击破同盟国的计划。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统治,点燃起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烈火。一时间,"天下从者如流水"。项梁、项羽起兵于江东,立楚怀王的孙子心为帝,也称作楚怀王,定都于盱眙。张耳、陈余参加了起义,立赵歇为王,在信都(即邢台市附近)定都,建赵国。秦朝统治者对农民起义进行残酷镇压。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率军北上击赵,军于邯郸。赵军不支,退保巨鹿,为秦将王离部所围困。当时,在河北攻赵的秦军,不下三十万之众。而这时在巨鹿城中的兵力不多,粮草将尽。赵将陈余虽领兵数万屯巨鹿之北,但不敢出兵,筑营壁自保。其它援赵的齐、燕诸军,也震慑于秦兵的声势,皆筑垒固守,不敢出战。

巨鹿被围之际,赵使求救于楚。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北上救赵。但宋义为秦军的气焰所吓倒,在妄阳(今山东曹县)逗留四十六天而不敢前进。项羽愤而杀宋义,楚怀王便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先遣英布和蒲将军率兵二万渡漳攻秦。继而亲率主力渡河,为了表示与秦决一死战的决心,他命令士兵把船只沉没,把饭锅砸破,烧掉营舍,只带三天的干粮。项羽先以雷霆之势包围王离,经过往返九次冲杀,切断秦军通道,获得巨大战果。秦将苏角被打死,王离作了俘虏,涉闻自焚而死。在交战中,楚军"以一当十"、"呼声震天"。而援赵的其它诸军则在营壁上观看,惊恐而不敢出战。之后,项羽又不断击败秦军,章邯不得不竖起降旗,项羽声威从而大振。

巨鹿之战,全歼了秦军主力三十万人。这对最后推翻暴秦统治起了决定性作用。大文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详细地描述和记裁了这一巨大战役,成为名传千古的不朽之笔。"破釜沉舟"、"作壁上观",渐渐成为流传极广的两个成语。

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1、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

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2、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3、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

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4、井陉之战

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韩信是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此战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战例中的代表作。

5、潍水之战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汉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断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

可以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使楚汉之争逐渐明朗化,形成一面倒的局势。项羽失败已不可逆转,已经到了完全被动的防御状态;而汉军则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的时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柏举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巨鹿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城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陉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潍水之战

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牧野之战、坎尼之战、马拉松战役等。

官渡之战,是中国东汉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统军在官渡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曹操以2万人力敌袁绍兵卒11万多人,战争结果共消灭袁军主力7万余人,缴获全部军资。袁绍仅率800余骑北逃,从此一蹶不振。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公元383年,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赤壁之战,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赤壁之战双方实际交战兵力,孙刘联军最多五万人,曹操有十万到二十万人,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

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武王亲帅四万多将士出兵东征,而根《史记》记载,商朝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周武王采取先发制人策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商全军覆没,仅商纣被掳为奴隶的就有三十三万人。牧野之战,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坎尼会战,发生于公元前216年,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主要战役。迦太基方的统帅汉尼拔运筹帷幄,以3万人击溃罗马8万人,成功地以少胜多,击溃了由罗马执政官保卢斯与发罗二人所统领的大军。此战虽然并没有令迦太基彻底击溃罗马,但汉尼拔战术运用之高妙,使之时至今天,仍被誉为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

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春,大流士一世派达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军约5万人,近400艘战船,第二次远征希腊。首先攻占并破坏了埃雷特里亚城,继而南进,在距雅典东北约40公里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派米提阿德斯组编一万步兵,前赴波斯军的着陆地点马拉松平原与之决战。雅典军于马拉松战役仅以192人阵亡的小小代价,围歼了波斯陆军 。马拉松会战,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之一。